轉載 2014/02/20 【聯合理財網/李雪雯】


最近,履履被親朋好友追著問人民幣高利存款的問題。而根據2月19日的《經濟日報》報導:「農曆年前開始,以人民幣為主的高利率定存商品,一波波持續推出,最新加入戰局的銀行,祭出高利存款額度無上限的全新訴求,標榜即使一次存上千萬元,也照給6個月期3%以上高利為號召,爭取高資產大戶存款轉存」。


人民幣定存到底有多「夯」?自從2013年2月開辦後,全台人民幣存款餘額已從390.11億元人民幣,暴增到今年一月份的2145.22億元,約合1.818兆元台幣


然而,在這一波波人民幣理財(定存)熱潮之下,卻有很多存戶根本未仔細深究及思考的重點。因為在各銀行「只談高利數字,刻意將相關成本及費用用『極小字』敘述」之下,自以為賺到「超好康」的存戶,可能忙了一整年的結果,跟存台幣定存幾乎無差


筆者實際以某兩家高利定存方案為例,歸納整理出其DM上所提到的優惠,及存戶可能會忽略的問題點如下:



例如某家銀行說「6個月期人民幣利率高達3.2%,約當牌告利率的2.4倍」。但事實上,這樣高的優惠利率,只有當民眾剛好存「6個月期定存」時才有。根據該行客服專線人員的回答:到期後定存就轉為人民幣活期存款。


若以目前的人民幣活存利率0.35%來計算。存戶存上一年,加總起來的年利率也不過等於1.775%,連這一方案的「表訂」12個月人民幣定存利率2.22%都還不如。假設還要把以下各項「隱含成本」計算在內,七折八扣下來的年利率恐怕就更低。


另一家「三個月固定年利率最高3.5%」的實情則是:存戶必須一連存四期,每期3個月。這樣下來,最後第三及第四期的年利率才是3.5%。雖然換算下來雖然年利率是3%,但存戶一旦存滿一年之後,計息馬上就降為「當時的人民幣活存利率(目前是0.35%)」


二、存戶除了優惠定存到期後,是以活存利率計息外。當存戶要從戶頭裡提領人民幣現鈔時,還需要額外支付手續費;而如果保戶想要把人民幣存款換成台幣,存戶必須依照當天該行牌告匯率進行換匯


根據某家「6個月年利率3.2%」的銀行客服人員的說法,如果提領金額20萬元以下,將收至少每筆100元台幣,以及提領面額1%的手續費(提領超過20萬人民幣,手續費則為3%)


而且,這些費用根本在DM上看不到,假設存戶不特別問,心想只是存自己的人民幣活存戶裡,提領一些錢來用,居然還要再收一筆至少1%以上的費用。以上述存滿一年為例,年利率扣掉1%之下就只剩下0.775%了。另外相當值得玩味的是:與一般銀行即期買匯及賣匯間,差距約只有1%不同的是:這家銀行兩者間的匯差將近2%。也就是說,當存戶未來想將人民幣轉換成台幣,其「隱含」的換匯成本也會比較高


且雖然該行提供「網銀/行動銀行換匯減2分」的優惠。但實際以2月18日當天的各銀行即期匯率(賣出)價來看,這家銀行的換匯價格-5.0558,硬是比一般平均值的5.02~5.03「貴」上許多。而當該行即匯率賣出價比同行「貴」0.02~0.03元之際,這0.02元(2分)的優惠,實際對存戶來說可也不能說是「真正利多」哩


三、不是有「存入門檻」的限制,就是優惠只限於某些資金來源。例如某銀行是允許「新、舊資金」,但確設定有專案最高額度(1萬元),以及「限於敬內外匯業務帳戶(DBU)」且須「臨櫃辦理」。


另以某家銀行為例,雖然存入門檻只要100元以上,即可透過網路銀行/行動銀行承作本專案,且匯入零手續費。但只有當存戶是從其他銀行匯入時,才享有匯入匯款手續費減免的優惠


但事實上,如果存戶是臨櫃辦理,至少要超過2000元人民幣以上,才能夠用專案高利來計息。且雖然「現鈔存入可減免手續費」,且換匯手續費減免優惠,僅限「即時換匯」,不適用「預約換匯」


但專案DM裡的附註也特別註明:「只限當日存入,且承做本專案的定存」,並不是每一筆存款都能享受到這個專案的「高利率」。也就是說,存戶必須是當天新匯入或存入的資金,而不是舊資金,或是早早就預約好要換匯的資金


四、優惠措施有「時間」限制。一般來說,這些專案優惠都有時間限制(例如近期最晚只到3月底)。但有些銀行是有設定「總額度上限」。也就是當額度用完時,專案優會結束時間將會提早


從以上的最優惠專案進行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能會發現一個殘忍的現實是:金融機構所推出的「好康」,不但是「限制重重」,而且是「機關處處」。許多「看起來美好」的優惠,在一道道三折四減之下,實際收益已經與理財大眾的預期差距甚多。


根據2月19日《經濟日報》引用《路透社》的資料顯示:人民幣清算銀行-中國銀行台北收受轉存款,因為受到中國大陸鬧錢荒的影響,一年期定存利率高達4.3%。


然而,:以目前各銀行最高3.2%~3.5%的人民幣定存利率來看,銀行可以「躺著享有」0.8%~1%的利差。這幾幾乎乎是國內台幣一年期定存,大約三分之二的水準。


而且更重要的是:銀行用定存吸收台幣,還要擔負「爛頭寸太多、放不出去」,以及「放款吃倒帳」等風險;但各銀行卻是可以毫無風險地,賺到這些淨利;如果再把上述手續費、匯款、換匯等成本計算在內,銀行的獲利可以說是「白白」賺到近1.5%~2%的利潤


但與銀行相對的眾多存戶來說,假設運氣好的話,存戶只能賺得到比台幣定存,多一層人民幣升值的匯差收益;但如果不幸的話,是有可能憑白多出一層匯兌損失,也許會讓存戶大嘆:還不如老老實實存台幣穩當…。筆者認為,以上事實給投資人所上的寶貴理財課程是:


一、投資不能著眼在「高」報酬率,還要將所有隱含成本一一扣除。特別是各金融機構在DM或條款中,級數最小、位置最不起眼處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投資人在下決定購買前,一定要仔仔細細讀過及徹底理解一次


二、有時候,「不做什麼」的結果,可能會比「做了什麼」還好。這是因為扣除了各項成本及風險損失之後,原先所預期的報酬率可能轉為負值。如此一來,不投資也許比投資的「下場」還要好一些。


三、千算萬算,投資人不可能「算贏」或「賺贏」過金融機構。投資人沒有吃大虧,就已經是萬幸的了,不要奢想自己搶買的金融商品,完全會跟金融機構促銷的話語-「買到就賺到」一模一樣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