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6/07/14 【經濟日報/朱美宙】


今年以來,投信投顧業的基金銷售動能大減,許多熱門的境外基金都出現基金規模大幅減少的情形。根據基金業估算,前五個月內至少有九大境外基金的規模縮水了100億元以上,大失血的現象是近年罕見。


各大基金確切的淨流出規模並未公布,業者僅能用國人持有比重略做推估。根據推估,聯博、NN(野村)、富蘭克林、鋒裕、路博邁等,向來以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主打基金的業者,都出現台灣人持有規模大減的現象







不願據名的投信業者指出,高收益債基金在上半年雖然曾隨著國際油價反彈而使淨值回升,但許多基金投資人因已持有多年,眼看著國際經濟情勢變數增多,投資人趁反彈時開始贖回


從基金規模的增減可發現,減少債券轉向更多元的資產。今年仍可逆勢增加業績的境外基金,多重收益等平衡型基金是主要的投資焦點,摩根、安聯都引進配息為基金都造成熱賣。然而,6月受到英國脫歐事件影響,境外基金業者遭贖回狀況愈明顯。


不過,許多投信業者私下叫苦連天。特別是投信最仰賴的銀行通路,現階段都大推美元保單的銷售,隨著投資人愈發保守,保單商品更加熱賣,許多從基金轉出的資金更直接轉往保險商品。


投信高階主管形容,資金轉進保險商品,相當於將未來數年的資金動能都鎖入特定的資金池,使得市場上可投資的資金缺乏流動性,不利於財富管理業務發展。投信業者抱怨,相較於基金商品,保險商品的收費機制非常不透明,但許多銀行只以手續費收入業績為導向,保險商品的手續費收入遠於基金,也使得基金的銷售動能大受影響。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