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7/02/13 【蘋果日報/廖珮君】


金管會要求今年起,各大壽險公司賣保單嚴禁「費差損」,使各大壽險公司大舉調降銀行通路佣金,其中又以躉繳的利變型商品,佣金率大減20~50%最多,此舉將衝擊銀行業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銀行只能多賣一點保單、或轉賣基金等其他理財商品因應。 





所謂「費差損」是指壽險業銷售保單必須符合「費用適足性檢測」,也就是說壽險業不得再給下游銷售通路(包括業務員和銀行等)「過高佣金」,讓保單出現費差損


銀行主管說,銀行通路賣躉繳的利變型保單,過去平均佣金率約4~5%,今年起降到1.6~2.5%,大減約50%;期繳型者,過去平均佣金率則約20~30%左右,今年起則降到10~17%。




躉繳利變型減約50%


若以躉繳100萬保費來看,過去銀行理專每賣1張保單,可拿4~5萬元佣金,但現在只能拿到1.6~2.5萬元,等於銀行理專「變相降薪」,理專只得多賣保單求生存。


據各大壽險業向各銀行新報價的「佣金率」來看,被銀行視為「類定存保單」的主力商品,包括利變型年金、利變型壽險等,今年起佣金率全面大砍,躉繳型少2~5成,少數業者更砍到7成,期繳型者平均約砍2~3成,最高則達5成。


可能改推期繳型商品


銀行主管坦言,躉繳型商品好賣,因為簡單易懂、存戶接受度又高。調降佣金率後,銀行可能改推「期繳型」商品。主要因為期繳型商品的佣金率,就算調降後,仍比躉繳型好,加上美元前景看好,美元的利變型商品仍是2017年主推保單


銀行主管說,目前來看,砍佣金率以「非投資型商品」為主,主要是台外幣的利變型商品,至於「投資型商品」佣金率並未調整,今年除主推「期繳型」商品外,若市況轉佳,也不排除可以轉推投資型保單。


金管會金檢後下重手


為搶通路市佔率,壽險業多年都出現「佣、獎過高」情況,又以銀行保險通路最嚴重,形同業者為了搶通路,寧可賠錢賣保單,導致出現「費差損」


金管會在去年金檢後,決定下重手嚴管「費差損」,並在今年起上路,加上金管會又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也使保費上漲。業者說,壽險業面對「費差損」新制,可漲保費、降低佣金(包括業務員和銀行通路)、降低營業費用、或是調整商品型態等4大方法因應;就目前來看,各壽險業仍以先砍通路佣金率為主。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