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8/03/23 【​張道宜】


「我快退休了,希望之後可以用創業開啟第二人生」、「我現在待業中,想知道可以透過創業做些什麼」、「我現在正在創業,希望可以來這裡跟大家交流……」


某個週五晚上,位於台北市仁愛路與建國南路交叉路口,由舊空軍總部打造成的行政院新創基地裡,數十位參加創業講座的聽眾,正輪番分享前來參與的動機。


創業是年輕人的專利?那可不盡然,放眼望去,現場有大學畢業生、有年輕媽媽、有舞台劇演員,也有超過50歲的準退休族。


數據會說話:根據經濟部數據,2016年處於早期階段創業活動(Total Early-Stage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簡稱 TEA)的比例為 8.2%,顯示每百位成人人口中,約有 8.2 位正在從事及投入早期創業活動行為。


進一步細分,有 3.6%處於正在籌備階段、4.7%屬於已經創立新事業(未滿3年半者),這與過去變化不大,顯示創業活動量呈現穩定狀態。至於退出率端,過去一年曾退出事業的比率為 1.8%(退出且公司不繼續營運),而退出但公司繼續營運的比率為 2.11%,均為歷年新低,顯示新創企業的存活率提升。


而在這群創業者中,35~44 歲的比例高達29.6%,比2015年高出5個百分點。另外,45~54歲的中壯年創業者比例,也從2015年的12.9%成長到20.16%。創業意願最旺盛的25~34歲青年族群,則從35.36%滑落至33.22%,三個族群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儘管創業成為不分年齡都想投入的選項,但誠如新創界流傳已久的金句:「Fail early, fail fast, fail often(早點失敗、快點失敗、常面臨失敗)」,失敗幾乎是創業過程中的必修課,失敗愈多,學到教訓也愈多。


換句話說,想創業,得先把面對失敗當作習慣,別只想著優雅地掙錢,必要時,爬著也得把路走完。


在站上起跑線前,創業者如果能記取前輩的教訓,想清楚這3件事,也許能少走些冤枉路:




1.搞清楚市場的規模及潛在性


全球新創研究機構CB Insights在2018年針對創業失敗者進行「創業失敗原因」調查發現,名列最高的正是「無市場需求」(no market need)。 這恐怕是最讓創業者傷心的答案:我的絕妙點子,竟被市場棄之如敝屣。


因此,創業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潛在市場在哪?規模多大?以免「頭洗了」才發現,這些創意無法解決顧客痛點。


投入大量資源前,不妨先「試試水溫」。創辦網路托育平台Bananny的高幼軒建議,可以先以架構簡單,卻具備產品介紹及輸入資料功能的「到達頁面」(Landing Page)做初步測試。像她在創業之初,先到社群網站和各大媽媽討論群組拋出連結,短短10天就蒐集到超過600位對托育平台服務有興趣的潛在客戶,以及近200位有意願提供服務的保姆,讓高幼軒知道,這門生意值得一試。


2.培養長期奮戰的毅力


創業是場馬拉松,不只比速度,更要比氣長,有底氣的創業者,才能撐得比對手久。在CB Insights的調查中,創業失利排名第二的原因,就是「錢燒完(run out of cash)」。


但這裡的「底氣」,並不僅限資金,還有許多創業者忽視,但重要性不亞於金錢的資源,例如,人脈、持之以恆的專注力,與當別人撐不下去,仍能持續邁進的毅力。


著有暢銷書《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的史丹佛大學教授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即指出:


「金錢雖然是必要條件,但離充分條件還差得遠,例如朋友、家人、健康,我們其實擁有很多可以幫助我們達成目標的資源。」


換句話說,「有錢才能創業成功」絕對是創業者最需打破的迷思


3.預先擬定退場計畫


有經驗的創業者都知道:從創業第一天開始,「退場機制」就是個不能輕易說出口,但絕對必須思考的課題。畢竟,在一個失敗率高達九成的環境,預先規劃退場機制並非缺乏自信,而是為事業的未來留下伏筆。


所謂「退場機制」無非三種:「公開上市」、「被買走」、「收攤」。


前兩者是殊途同歸:也就是創造事業在市場上的價值,才能在上市或是被購併後,取得好的回報。如果落到第三種局面,創業團隊也必須對「停損點」有共識,畢竟在面臨危機當下,仍能保持冷靜判斷的能力最難


當然,即使事先做好所有準備,仍然不能保證創業一定成功。在中國新創界有個有趣的術語「C輪死」,意味著有九成完成B輪的新創,無法拿到C輪融資,甚至無以為繼、以失敗告終。


不過,創業家精神最可貴之處,也在能屢敗屢起,從不斷修正中找出自己的道路,那麼一切挫折都會成為日後養分。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