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 2018/06/19 【蘋果日報/​王立德】


日前一讀者向《蘋果》反應,自己罹癌又沒工作,希望能取回之前繳了1年後停繳而失效的儲蓄險所繳保費,保險公司回應,能取回的資金相當有限,後雖經保險公司專案融通退還已繳保費,但保險主管指出,實務上不能寄望於保險公司都能「專案融通」這種罕見情況,因此若資金都卡在儲蓄險時該怎麼辦?建議從「減額繳清」、「保單貸款」、「解約」3方向著手


台大保經資深區經理劉家麟指出,若只是短期資金的調度往返,保單貸款會是首選,因保單貸款如同「自己向自己借錢」,貸款利率有機會比其他融資管道還低。而因每個險種的保單貸款利率不一,市場上也有保險公司主推貸款利率是保單預定利率加上一固定利率來計算,還是建議多問多比較。





繳過半期數 再辦減額


若是因為其他原因,確定後續數期的保費無法繳付,在沒有急用的情況下,減額繳清是比解約還好的選項。劉家麟解釋,減額繳清的意思是把儲蓄險的保額減少,剛好減到先前所繳保費剛好可付清的金額,而因已經繳清,日後就無須再繳交保費,只是要等到原先的時間期滿,才能做資金運用


舉例來說,保戶賺錢先生買了1張保額100萬元的遠雄人壽6年期繳的增額終身壽險,年繳保費32萬7096元,預計6年期滿後解約可領回202萬1300元,但繳到第3年時,雖已繳98萬1288元給保險公司,但此時解約只能領回79萬7900元,現賠近20萬元。若選擇減額繳清,保額降至47萬4000元,待6年繳費期滿後解約,可領回的錢遠比當下解約多了數萬元,且保單並未失效,這段期間仍享有一定的壽險保障。


解約不划算 建議三思


不過壽險業提醒,即使辦理減額繳清,等到期滿後解約,還是可能會出現損失,且要注意的是,辦理減額繳清必須在繳納保費時一併辦理,劉家麟分析,因為儲蓄險一開始的所繳保費可能會被壽險公司用以行政費用、佣金等,早期就辦理減額繳清會有較大的損失,建議保戶在繳完過半期數後,再來辦理減額繳清


至於若是真的有急用,如一開始所提的蘋果讀者面臨情況,建議最後才考慮解約,則是解約金跟所繳保費的差額,可直接查看保單內頁的解約金表。


也因為解約不划算,劉家麟提醒,購買儲蓄險前一定要先想好這幾年的資金規劃。壽險主管建議可由「631法則」來規劃,即月收入6成支應日常生活開銷,3成作為未來理財目標的投資、1成透過保險防範未知風險,而儲蓄險應納入理財目標,而非保險。 




儲蓄險內部報酬率 比宣告利率重要


國人熱愛儲蓄險,不少人透過儲蓄險來強迫儲蓄及理財,不過保險專家提醒,一般來說消費者都會參照保單的「宣告利率」作為選購指標,認為宣告利率較高的保單,能夠賺取愈多的利息,但實務上「IRR(內部報酬率)比宣告利率還準確」。





壽險業主管分析,宣告利率並不等於保單的實質報酬率,宣告利率是投保利變保險或萬能保險時,保險公司將保費加以投資運用,再根據實際投資狀況等,定期公布的「利率」,是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因子,並非買保單可獲得的報酬率。


台大保經資深區經理劉家麟指出,保戶如果光看宣告利率就選擇要購買哪張保單,「就忽略了費用率」,實務上也遇過宣告利率3.85%的儲蓄險,經過精算後,發現繳費期滿後可領回的金額,甚至有機會比別張宣告利率3.88%儲蓄險來的多,因此建議要購買前,能多精算多比較,以IRR為準較為妥適。


請專業顧問做精算


但問題來了,儲蓄險多不會把IRR放在保單的DM上,必須要經過懂得財務的人,以財務工程計算機計算後,才能得出每張保單的IRR數字,保險主管建議,最好尋找真正專精保單的業務員或保險顧問給予建議,做出最精準的判斷。


劉家麟另建議,保戶若是參考宣告利率,最好也能先了解該保險公司過去的歷史,有的保險公司曾大幅調整宣告利率,起伏波瀾大,有的則都能維持穩定的走勢,則購買具有「大幅起伏」黑歷史的保險公司儲蓄險,有可能無法達到原本預期的報酬率。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