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6/03/24 【時報資訊/任珮云】
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連兩季回升,首季指數回升到85.8,但仍處三年來低點,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景氣與投資組合表現最憂慮。2016年第一季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持續翻揚,在看好台灣經濟景氣以及台灣整體投資市場環境與氣氛之下,指數連二季回升,本季略升至85.8,較前期(2015年10月)增加2.8個基準點,惟仍處於三年來低點,主要原因來自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景氣的憂慮,進而影響投資組合的表現。
進一步檢視組成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的六大指標,與前期(2015年10月)相較,近半數指標都出現明顯彈升,特別是投資人對於台灣經濟前景與整體投資環境,信心回升幅度最大,反而是對全球景氣所帶來的影響較為憂心,導致次指標來到3年(2012年第四季)新低,亦同步拉低投資人對投資組合增值可能的預期。
與前期(2015年10月)相較,本次四項指標回升,以升幅來看依序為「台灣經濟景氣」(+15.5)、「台灣整體投資市場環境與氣氛」(+11.6)、「台灣整體政治環境與兩岸關係」(+5.1),及「台灣股市指數」(+0.8)。兩項指標走低,包括「全球經濟景氣」(-8.3)和「自己投資組合未來六個月的增值可能性」(-7.6)。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本次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持續增溫,再向上攀升至85.8點,雖然指數仍處於三年的相對低點,但投資人信心已明顯自谷底翻揚,連二季走高。觀察帶動本次信心指數回升的主因,來自投資人對台灣投資市場、政治環境和股市的信心,其中三項指標增幅相當鮮明,特別是對台灣經濟景氣以及整體投資環境,都較前期大增超過10個基點的空間。
不過,邱亮士說,我們從調查中還是看到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景氣的憂慮,特別是美國聯準會對升息的態度轉趨鴿派,讓市場各類資產震盪加劇,連帶可能影響投資人未來操作的表現,讓此二指標成為本次調查走跌的次指標,跌勢相當明顯。
事實上,即使市場反覆震盪,只要透過適當的投資工具,一樣能掌握市場投資機會,讓報酬逢凶化吉,邱亮士說,市場震盪代表充滿機會,但此時投資人更應該注重風險控管,降低手中持股的波動,才是現階段的投資王道,例如,透過追求絕對報酬的基金,鎖定全球數個最關鍵投資趨勢,每季檢視,因應景氣與市場轉變調整與增減,同時,布局需涵蓋股債匯各式資產,運用多空雙向投資策略,不僅能追求獲利機會,還能兼顧下檔風險保護,以達到降低波動與追求報酬的投資目的。
邱亮士強調,如果是操作較積極的投資人,更應把握現階段「股優於債」的投資環境,提高手中股票部位,特別是有股息收益的全球高股息股票。邱亮士分析,根據統計,全球高股息股票收益率和公債殖利率差距已來到2.5年新高,高息股的收益優勢不言而喻,持有高息股亦不會錯失股市止跌反彈的多頭列車。
面對美國聯準會放緩升息腳步,歐日持續寬鬆的分歧環境下,預期市場波動有增無減,邱亮士認為,目前成熟市場依舊朝著經濟成長軌道前進,相對地,歐日營造的低利環境,讓市場資金仍相當寬鬆,建議投資人以高股息股票、絕對報酬與多重資產為核心,降低整體資產組合波動性,同時提高股市部位,可特別聚焦成長動能改善的歐美等股市。
社會民生指標部分,在油價持續處於低檔,且全球低通膨的環境下,本次僅50.6%投資人預期未來半年台灣物價可能走揚,改寫2009年第二季以來新低,比率亦較前期(2015年10月)大幅下降,同時,在政策壓抑房市之下,僅15.7%投資人預期未來半年台灣房價可能走揚,該比重連三季下降,續創28季、七年來新低。
邱亮士表示,油價是讓台灣民眾對物價最有感的指標之一,不過,國際油價長期處於極低水位,即使聯準會表示今年至多升息兩次,國際油價僅回升至每桶40美元附近,當然讓民眾預期物價不易大幅走升。另外在房價方面,多數民眾認為台灣房市已漸漸進入反轉趨勢,加上近期公布土壤液化區域圖,對房市帶來不小的衝擊,亦使民眾對房價的看法偏向保守,自然看多房價者持續減少。
檢視投資人過去半年投資成果,本次調查顯示,不論整體投資賺錢者,或是台股、海外投資賺錢者比率,皆較前期(2015年10月)大幅滑落,各為30%、27%與26%,其中,海外投資賺錢比重大減13個百分點;相對地,投資人過去半年不論在台灣或海外市場,投資賠錢比率全數走升,分別檢視台股與海外投資狀況,賠錢比率雙雙超過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