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0/12/17 【鉅亨網鉅亨買基金】
投資科技類股已經變成投資顯學,但是其實科技類股之間的不同也大有學問。分清楚科技類股基金有什麼不同,選對自己想要的產業特性,才能掌握最佳投資機會。
1. 科技類股分兩種,硬體週期性較大
科技類股又可以依照提供的商品分為硬體、軟體產業,硬體產業包含半導體、電子零件、電腦硬體等具有實體的產業,通常因為需要較多資本,因此公司規模都不小,而這些產業具有明顯的週期性。從下圖可以看得出來,科技硬體產業與半導體週期有明顯的雷同之處,當半導體需求暢旺的時候,硬體類股的表現通常都不錯。相反地,當半導體出貨金額年增率落入負值時,科技硬體類股的表現也幾乎都不盡人意。目前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年增率已經由去年最低點 - 28.5%,一路上升至 10 月底的 26.9%,暗示著硬體類股的表現潛力。
資料來源:Bloomberg,「鉅亨買基金」整理,資料截至 2020/10/31。指標採 MSCI 全球科技硬體類股指標,報酬率以美元計算。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模擬回測,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
2. 科技軟體產業硬需求,建構出穩定成長曲線
只擁有科技設備還不夠,還需要擁有如程式、文書處理、資料處理等軟體科技的輔助,才能完成現代人生活大部分的需求,因此軟體公司對科技業也十分重要。開發軟體的公司重人才資源,通常是不太需要大額資本的中小公司。除了持續成長的需求之外,現在大部分的軟體公司也發展出可以持續獲利的商業模式,讓軟體產業的表現相對硬體產業更為穩健。
3. 科技基金分類清單
近期半導體需求強勁,帶動硬體產業的亮眼表現,如果想要參與此波行情,可以從境內基金開始下手。由於許多電子零組件、半導體的優質公司都來自於台灣,境內基金公司更容易發掘到好的投資標的。
資料來源:MorningStar,「鉅亨買基金」整理,資料期間 2020/11/30。上表為晨星台灣核備可銷售之科技產業類別基金之主級別,僅列出硬體產業佈局較高的部分基金做代表。
境外基金則多佈局軟體產業為主,包含知名的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如果是想抓住新科技應用行情的投資人,選擇此類型最不容易出錯。
資料來源:MorningStar,「鉅亨買基金」整理,績效以美元計算,資料期間 2020/11/30。上表為晨星台灣核備可銷售之科技產業類別基金之主級別,僅列出軟體產業佈局較高的部分基金做代表。
而不想單押某一種產業的投資人,可以透過投資軟、硬體並重的全球科技類股基金,例如聯博國際科技、摩根美國科技基金,或是透過趨勢主題科技基金,像是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路博邁 5G 股票基金等,來參與特定主題的投資機會。
資料來源:MorningStar,「鉅亨買基金」整理,績效以美元計算,資料期間 2020/11/30。上表為晨星台灣核備可銷售之科技產業類別基金之主級別,僅列出並重軟、硬體產業的部分基金做代表。
鉅亨投資策略
基金操作上,建議如下:科技類股分類看清楚,軟硬適合不同人
科技軟體產業有堅實的成長需求,對於基礎的科技投資人比較如容易上手。但如果是進階的投資人,對於科技硬體產業的週期性有敏銳的觀察力,則可以透過科技硬體佈局較多的科技基金操作。特別看好某類科技主題的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全球科技基金找到適合的標的。如果不想煩惱如何調整科技子產業比重的人,選擇軟硬體並重的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