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3/02/12 【經濟日報/陳怡慈】
金管會要求壽險死亡給付須有最低比率,牽動利變壽險宣告利率與保單投資報酬率(IRR)間差距持續擴大,從過往不到1個百分點變成宣告利率竟較IRR高出2至3個百分點,堪稱史上最大差距,壽險公司主管提醒,民眾要換腦袋,不要再用投資心態看待利變保單了。
反映美國升息及為銷售添加動能,過去三個月來,多家壽險公司相繼調升保單宣告利率,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等,都有宣告利率達3.7%或3.8%的保單,將宣告利率天花板往上挪移,成為鎂光燈焦點。
宣告利率不等於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多民眾意識到此事,不過卻不曉得宣告利率與IRR間的差距,在金管會鼓勵銷售保障型、打擊儲蓄型,及壽險公司為了接軌國際會計公報考量自身財務壓力下,差距已擴大至2至3個百分點。
以市售多張宣告利率高懸3.8%的保單試算,假設持有七年後解約,絕大多數保單IRR不到1.8%,有的甚至低到只有0.51%。壽險公司主管昨(11)日表示,壽險業紛紛朝保障型商品轉型,民眾也要有新思維,「不要再用IRR來看利變保單」。
美元高利存款年息都已超過4%,但市售上千張利變保單以持有七年解約試算,即便是熱銷的儲蓄型,也沒有一張保單平均每年複利率,也就是IRR達到3%。
民眾除了要換腦袋,不要再用投資心態看待利變保單,壽險公司主管也提醒,挑選利變保單時,一定要要求業務員或銀行理專打兩張建議書,一張是包含增值回饋分享金在內、數字比較漂亮的每一個年度的解約金。另一張是宣告利率等於預定利率,最壞情況下每一年可拿回多少解約金的建議書。
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並非永遠不變,多數適用一年,有的甚至只適用一個月,假設未來利率反轉下跌,民眾自己心裡要有數,最壞的情況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