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4/08/11 【聯合報/孫中英】


辛苦工作,好不容易累積一筆退休金,但最後會不會自己用不到呢?銀行業者指出,市場不缺累積退休金的工具,缺的,可能是民眾「保障」退休金的意識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張齊家表示,許多人總是討論如何累積退休金、如何讓退休金變大,事實上,從存款、基金、房地產到保險,準備退休金的工具已很多,但能「保障」退休金的工具並不多。他說,要完備退休金理財,應該再加一個機制,那就是「信託」。






 

信託讓民眾無感,尤其很多人認為,這是高資產族的專屬工具。但張齊家說,在台灣做信託,其實是很幸福的一事件,因為銀行已拚了命將信託資產門檻降低,像國泰世華信託資產門檻只有30萬元、市場最低,遠東銀行也只要50萬元起,信託已不再是高資產族專利


信託,如何保障退休金?張齊家解釋,退休金交付銀行信託後,便由銀行依照契約的約定來管理運用;「退休安養信託主要可約定每隔一定期間,例如可「每月」領固定生活費、醫療費、養護機構費及看護費等,確保退休金「專款專用」在自己身上


張齊家建議,若要建立「退休安養信託」,最好找一名信託監察人,多半是指定子女或信賴的親友,或社福團體擔任;這是避免老人家若未來老化或生病,可能言語表達不方便。因為信託契約若要變更,須經信託監察人同意,可共同為信託財產把關。另外,若當事人獨居,信託監察人也會定期去探訪老人家近況,並回報給銀行


年紀多大須做信託?張齊家建議,60歲左右,就可做退休安養信託;但也有人認為,自己腦筋身體都很好,有餘力看管自己的退休金,也可等到65或70歲,再做。


退休安養信託,多數都是「金錢型」,亦即,民眾會把一筆錢,例如數百萬或千萬元,放到銀行信託;但銀行也說,近年來,除了金錢型安養信託之外,也有民眾拿「股票或不動產」來做信託,目的除了保住老本之外,也包括未來的傳承規劃





至於信託收費,各銀行都會先收一筆「簽約費」,每年再依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收管理費,例如信託資產的千分之3到5。張齊家說,信託資產會再投資到基金或銀行定存,目前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約1.3%,拿定存利息來付管理費,都綽綽有餘。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