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4/10/18 【工商時報/朱漢崙】


從金管會開放券商營業員可兼營財富管理業務之後,理財不再是銀行的專利,證券公司已成為來勢洶洶的後起之秀,其中,尤以龍頭券商元大寶來證券對此布局最力,券商會提供投資人什麼樣的理財建議,也引人好奇。


然而,掌舵龍頭券商元大寶來證券財富管理業務的副總王義明被問及此一問題時,他的回答卻出乎意料。王義明建議,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對投資人而言,最理想的其實是「4321」法則,即債券基金、不動產、股票、現金部位,可各占其資產配置的4、3、2、1成




換言之,其實比起股票,王義明反而建議,債券的配比應高於股票的配比,才是比較穩當的資產配置方式。這與民眾一般以為「券商的理財配置建議,應該較偏重股票」,有很大的不同。


提到購買債券型基金,王義明尤其看好高收益債。他引述長期統計資料分析,若從過去20年的累計報酬率來看,倘若是購買定時定額的高收益債,那麼20年的累計報酬率將有194%,但倘若是買全球股票指數的股票基金,那麼累計報酬率僅在102~104%,兩種報酬率高下立見。


王義明指出,他認為直正的理財,不應短進短出,而是應該用比較長期的眼光來布局,因此,他把年期拉長為20年,來分析兩種資產配置方式的報酬率差異。王義明也認為,比起股票的波動度,債券的波動度不到其三分之一,再加上債券會配息,且配息比率一定高於定存,波動度低,又能享有高於定存的固定收益,相當適合於一般投資人。


他進而舉2008年的金融海嘯為例,債券基金約花9個月的時間回檔,比起股票花上2年半的時間才回檔,復原可說花了僅其中1/3的時間,最主要就是因為債券有穩定的配息收益之故。


此外,債券型基金現在配息的方式也有多樣選擇的空間,月配、季配、年配息都可以,王義明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趁此時進場投資債券型基金,倘若每個月有一筆固定支出,甚至單靠投資債券型基金的月配息收益,就可以應付這種固定開支。他舉例估算,現在的高收益債,收益率大約在6~7%,倘若以此計算,投資人買高收益債100萬元,每個月能領取的配息將近6,000元


儘管美國聯準會升息在即,但王義明認為,債券型基金仍可投資,而且最好是選擇高收益債基金,因為高收益債比起其他債種,與利率的關聯度較低,因此最不會受到升息的影響。至於如何選擇?王義明建議,投資人在選擇高收債時,只要能依到期還本、定期付息兩大指標來選擇,就不會有錯


而投資人若要購買基金,如何選擇適當的進場時點?王義明認為,必須視基金的類型而定,舉例來說,倘若是共同基金,那麼就與景氣循環有高度關聯,投資人必須在貨幣供給、經濟成長率等面向多下工夫了解。若投資海外基金,王義明也提醒不同的海外市場,有不同的盯場指標,作為進場或出場的參考,投資人必須要釐清;舉例來說印度市場,王義明認為與外資資金流向的連動性最高,倘若外資同一時間大幅流入,通常投資的報酬率將因此提高,但倘若外資有流出跡象,亦可能意謂之後的投資報酬率會縮水,投資人必須找對最具當地市場影響力的指標,才能正確拿捏投資海外基金時的進出場時點。


投資術分析:

策略1:買高收益債基金時,可以用到期還本,以及定期付息兩大指標選買

策略2:買海外基金時,最好多觀察與當地市場連動性較高的指標,較能選擇對的進、出場時點

策略3:選擇基金配息方式不妨選月配息,正好用配息收入來支付固定開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人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 的頭像
    Jerry

    Jerry's理財理債小棧~銀行貸款規劃管理顧問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