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6/10/05 【NowNews/林奇芬】


進入2016年第四季,投資市場多空糾結,經常有黑天鵝現蹤,搞得投資人心神不寧。尤其是每天有各類新聞、消息、謠言....資訊大爆炸,問題是,誰真誰假?那些該聽、那些不該理?想在投資市場成為贏家,一定要具備訊息分辨能力,才能在眾人皆亂中,我心安定。幾個訊息判斷法則,提供給大家參考。


一,景氣動向,以官方統計數據為主

各國經濟景氣動向,有許多研究機構定期發布,有時候一個數據也會引發市場大漲或大跌。不管如何,還是以官方發布的統計數據為主要參考。

台灣有景氣對策燈號、領先指標、進出口金額、外銷訂單...等這些統計數據,每月定期公布,這些資訊的可信度最高。例如,台灣景氣燈號在今年4月脫離藍燈,之後呈現緩慢上升走勢,另外,領先指標也在今年2月落底,3月之後緩慢上揚,8月來到綠燈,這些都代表景氣逐漸好轉。對照台股走勢,今年1月落底,最低7627點,2月之後緩慢回升,到9月底收在9166點。

未來台股走勢如何判斷?也要持續追蹤總體環境,如果燈號續強、領先指標續走高,股市可以樂觀看待,若燈號停滯、領先指標下跌,則要注意股市下跌風險




二,民間統計,要長期可信賴機構

目前全球投資機構都很重視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此並非官方統計,是由民間機構對企業採購經理人來做調查,但此屬於專業調查機構,且長期追蹤統計,資料可信賴度較高。一般而言,若PMI在50以上,且可持續維持,則為景氣擴張,若PMI持續下滑,且跌破50,要注意景氣衰退風險。若想要投資哪個單一國家股市,可長期追蹤相關PMI表現。


另外,民間統計數據盡量以產業工會、產業組織所發布的數據較具參考性,例如國際半導體協會定期發布半導體設備B/B值(訂貨/出貨比),此也被視為產業景氣的參考指標之一。但市場研究資訊,都不如實質交易資訊,例如台灣房地產市場交易是否活絡,各家房仲、建商公布數據僅做參考,真正要看買賣移轉棟數統計,才是市場真實面貌。


三,新聞、傳聞、名家分析,都不能作為投資參考依據

英國脫歐何時啟動、美國總統大選花落誰家、義大利公投是否過關...,這些近期干擾市場的新聞,總是牽動投資人心情,其實,這些都只是話題。真正還是要觀察,這些話題最終是否影響到經濟面,例如,影響了民眾消費、企業投資、企業獲利....。當話題的發展,真正影響實體經濟時,才產生意義,若沒有影響實體經濟,市場仍會跟著基本面走。

又例如近期德銀事件,被罰款是重大風險,因為對企業獲利或資本適足性產生衝擊,未來要觀察罰款金額多寡,才能判斷風險高低。相對來說,這是需要留意的風險。


四,企業消息,不如實質營收獲利

企業消息更是紛亂,每天有不同的新聞、產品發布、市場傳言....。以企業資訊判斷,第一優先是定期公布的企業財務報告書,此還有會計師簽證,相對正確性較高,其次是追蹤每月營收。第三是,企業法人說明會的內容,第四是,專業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但也需要多參考幾家的看法

至於新聞報導有接到哪個客戶訂單、未來要蓋新廠、要與誰策略聯盟、要進入哪個新領域等,都比較偏向消息面,未經過證實,參考性較低。只要企業營收獲利持續成長,股價自然也會亦步亦趨,若營收獲利萎縮,新聞再多也沒用。


簡單來說,官方固定公告的經濟指標、實體交易統計,企業定期公告的營收獲利數據,才是最主要的參考資訊,放在第一優先。至於每天的新聞、消息,可以聽聽就好,不用太認真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 的頭像
    Jerry

    Jerry's理財理債小棧~銀行貸款規劃管理顧問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