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1/03/31 【好險網/謝曉曦】
看準股市走高行情,不少人開始想要改變原本的資產配置,甚至想要解掉儲蓄險改投資,一名網友就想要解掉已繳2年的儲蓄險改作定期定額ETF,但會現虧11.7萬元,讓大批網友奉勸不要輕易解約,建議可以用減額繳清或是降低保額2方式處理,再將多出來的錢再拿去投資比較好。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存錢人生」發文表示,手頭有一張預定利率2%的儲蓄險,目前已繳了2年,而年繳保費約11.3萬元,試算繳滿12年、放到第20年解約,「IRR=1.29%,是不是算不太優,但如果今年解約的話,解約金11萬7,600(元),現虧一半本金」,想把這筆解約金改以定期定額的方式買ETF。
原PO也指出,去年業務員也替他在這張保單下,多加上一個醫療險的附約,曾問過其他人認為這樣的配置「很奇怪」,如未來想要解約儲蓄險,醫療險的附約也會連帶被取消,由於該附約是去年才新增的,因此打算解約儲蓄險後再重保,因此向網友們跪求更好的解決方式。
多數網友建議可以用兩招處理,「減額繳清沒負擔又能保留保單」、「不急用錢就減額吧」,或是「降保額、繼續繳,原本該繳的少一半,另一半可以拿去投資」,也有網友認為,投資有賺有賠,且保險本質就不是在賺錢,一定要做好配置,反而是有個萬一時才能安穩度過難關,「投資跟人生都一樣,規避風險比獲利來得重要」。
此話也引起其他人附和「儲蓄險也是一個保本的救命單,不要把股票想的太美好都要配置」,更有過來人分享20年儲蓄險滿期的經驗,「這20年間也經歷金融海嘯、SARS、次貸風暴雷曼兄弟,這幾年股市好,但不代表以後每年也都會這麼好操作」,由此可見,保險也算是另一種強迫儲蓄的方式,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保單、基金、股市都可以配置。
針對原PO提到醫療險附約的問題,不少網友覺得「不應該把儲蓄和醫療放在一起」,建議身體狀況良好,可直接規劃新保單,再處理舊保單會比較穩妥,也有內行人分析,會這樣做的用意是「滿期後用儲蓄險主約的利息繳醫療險」,直呼原PO可能是遇到不會搭的業務。
所謂的「減額繳清」,是指保戶可用保單累積的保價金,作為一次繳清的費用,向保險公司申請同類型、同保障期間的保險,而保額則會降低,因此就不會再繳保費;至於「調降保額」則是在保險契約有效期間,向保險公司申請調降保障額度,也就是減少保險金額,但不得低於該契約的最低承保金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