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5/12/14 【蘋果日報/林巧雁】
年底將屆,該要好好審視個人今年投資配置概況,業者提醒,一般人投資常見錯誤就是亂買,比如買保單不知內容,買基金也沒有研究,常常有急用要用錢時,不得不把基金贖回或想解約保單,而要贖回基金時才發現,投資基金的錢是虧損,只能認賠殺出。
金融海嘯發生前,A小姐看到友人投資陸股宣稱賺了不少,她也心癢效法跑到香港開戶買陸股,結果沒時間管理,有的虧損一半以上,還因工作太忙忘了網路密碼,無法線上操作。
國外投資難以管理
有年她出國想去辦停損,卻因不能結束戶頭白跑一趟,因為要先賣掉股票才能關戶,而每月又被扣好幾百塊港幣管理費,得不償失。專家建議,到國外投資想把錢匯回台灣要考慮幾點,一是台幣在海外並非流通貨幣,以A小姐親身經歷,到香港的某銀行想將多年來的投資金額結清關戶,銀行卻不能給台幣,只能給港幣。
此外,銀行理專說,台灣的銀行存外幣都要手續費,比如存100美元要收15~16元台幣;存100元人民幣要收3塊台幣。舉例來說,存1萬美元(約30萬台幣),另外要扣手續費1500~1600元;若存10萬人民幣(約50萬台幣),手續費要3000元台幣。
理財顧問說,如果不想多花手續費,可在大陸或香港請當地的朋友先將外幣換回台幣,但因台幣非流通貨幣,有當日限額,或需要多天時間才能大額換匯。Y先生則是每年出國沒錢時,就想把基金贖回當旅遊經費,但也是發現每次缺錢時,基金獲利都剛好縮水,甚至賠錢,讓他贖回覺得很心疼。
達到目標贖回續扣
理專建議,為了避免投資成為紙上富貴,且想要有另一筆投資時才發現基金是負報酬,建議定期檢視基金成效,可設定自己的投資報酬目標或金額,等達到自己的目標可先贖回續扣,就不會等要用錢時,基金投資反而變成虧損。
H先生每月要繳3000多元的保費,他的家人發現保險業務員幫他買的都是癌症險,但從事戶外粗工的他應該要多提高意外險與醫療險額度。
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總經理趙惠仙說,很多人買的是人情保單,買的保單未必符合需要,比如1位60幾歲的老婦人,退休後在大溪辛苦自己種香菇做小生意,竟然1年要繳70幾萬元的保單,她甚至也不曉得自己買了甚麼保單,因為全交給信任的朋友規劃。
L小姐的好朋友很會槓桿投資,因此大賺買了好幾棟房子,也曾經建議她去買權證,但是L小姐說,每次朋友跟她說要買賣的時點她都在忙,不可能隨時盯盤,常常錯過買賣時機點,不是每種投資都適合上班族。
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 Dec 16 Wed 2015 11:41
投資理財 破除4大迷思 定期檢視基金成效 人情保單未必符合需要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