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5/07/07 【時報資訊/任珮云】


宏利資產管理發布「熟齡亞洲」(Aging Asia)系列的第六分報告,報告中顯示,台灣投資人的投資組合報酬,僅能趕上理財目標的成本漲幅,因而削弱財富增長的能力,資產配置成效不彰。而導致台灣投資人錯失財富增長機會,主要是儲蓄太多,台灣投資人持有過多現金,使財富增長能力轉弱


該「熟齡亞洲」有關報告分析泛亞洲民眾的五大理財目標 -退休、子女的高等教育費用、應付目前生活開支、置業及為「不時之需」而儲蓄(包含緊急醫療護理開支)以及投資人為實現有關目標採取的儲蓄和投資策略。




宏利資產管理行政總裁暨財富及資產管理主管杜汶高(Michael Dommermuth)表示,就台灣而言,我們重點討論退休和置業兩個目標。我們發現雖然台灣是相對富裕的地區,而且通膨溫和,但當地人口急速老化,儲蓄率也在下降,反映為退休儲備資金變得越來越困難。此外,住房是台灣投資人迫切關注的議題,在過去五年,住宅物業的成本每年上升5.9%。


整體來說,在過去五年,台灣的退休、教育、生活開支、醫療護理和住宅物業的成本平均每年增長3.0%,同期,受訪者所報稱投資組合的每年報酬平均為2.7%,換言之,平均投資報酬較消費者主要開支成本的每年漲幅略低0.3%。這個情況使台灣成為亞洲(日本除外)區內唯一投資報酬能大致追上理財目標成本漲幅的地區。


我們的研究顯示,台灣人的投資報酬能追上理財目標成本漲幅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於資產市場的投資比例最高,達54.5%,而泛亞洲平均只有42.5%。然而,過量的現金部位仍繼續削弱他們為儲蓄實現絕對增長的能力。我們發現台灣投資人持有的資產中,有29.3%為當地貨幣,在過去五年,這些現金僅為他們帶來每年1.0%的報酬


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表示,上述情況反映台灣投資人享有相當優勢,可望實現高於理財目標成本漲幅的報酬率。事實上,我們認為台灣投資人可把握機會,將部分現金部位轉投更具成效的資產類別,例如當地股票或固定收益,以提升報酬。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