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5/07/30 【蘋果日報/王立德、廖珮君】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指將全面檢討開放金融商品向銀行質借抵押,其中以保單質借最受矚目,惟須有套利空間,對業者才有誘因。







可能存在無風險套利


保發中心統計,國內壽險業每年總保費收入逾2兆元,若開放保單向銀行質借,潛在資金釋出量相當巨大。壽險業高層分析,魔鬼藏在細節裡,要看保單利率及向銀行質借的利率之間,是否存有套利空間,才能知道新政策是「雞肋」還是銀行的「業績大補丸」。


壽險主管說明,以目前美元保單為例,其預定利率約3%多,倘若保戶能向銀行質押保單,借款利率低於3%,保戶只要拿一筆資金先買進保單,再向銀行借款,中間幾乎是無風險的套利空間,銀行的放款餘額可望大幅增加。


另一壽險主管補充,保單向銀行質借,除了有無套利空間外,另一個需要觀察的是「槓桿倍數」,假設金管會開放分期繳型的保單可向銀行質借,其槓桿效果也有希望吸引市場投資人投入。壽險高層分析,最後仍須看金管會保險局所提細項,若將開放門檻設的很高,則開放措施也可能成為雞肋,對銀行業助益有限。


搶中國大媽保單商機


據透露,該案是銀行業者向金融總會提案,想分中國大媽保單商機。該業者建議,初期可限定為躉繳、且具高保單現金值的保單(如萬能險),貸款成數為保價金的7~9成,並建議銀行和保險業先議定合作協議。


銀行業者說,據香港和新加坡業者的調查,吸引境外人士赴香港買保單,保單質借是否便利,是關鍵因素之一,而香港和新加坡的銀行也可提供客戶做保單質借,並依客戶整體資金需求做規劃。該業者表示,若銀行業無法提供保單質借、增加客戶資金流動性,恐加速造成台灣高資產客群為求靈活運用資產、增加流動性,將資金外移到香港和新加坡,也不利金管會力推的亞太理財中心計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 的頭像
    Jerry

    Jerry's理財理債小棧~銀行貸款規劃管理顧問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