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7/09/21 【蘋果日報/廖珮君】
長期低利率再也無法促進企業或個人投資,國人寧可擁抱大筆現金,擺在銀行。據金管會8月底統計,全體國銀存放款差距(俗稱濫頭寸)正式衝破10兆元大關達10.03兆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顯示銀行「滿手資金」,卻沒人想借錢投資,國人則寧可「保本」擁抱現金。
央行今(21日)將召開理監事會,市場預期,本季升息機率「趨近於零」,預計重貼現率仍將維持在1.375%「連5凍」,甚至到年底前央行都不會升息。
年底前央行都難升息
央行從2011年7月開啟降息,統計到今年8月,這6年來國人存款激增了3.9兆元,顯示6年的低利率期間無法有效促進投資。投資專家認為,包括台灣央行等各國央行,近年以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等手段刺激經濟,卻都沒有發揮作用,利率再低,經濟仍然不振,卻造成市場資金過剩。
根據金管會最新8月底統計,全體銀行存款已攀升到36.82兆元,放款則仍僅26.79兆元,存放款差距衝高至10.03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存放比則為72.76%歷史低點,光過去這8個月,濫頭寸就激增了5000萬元。
銀行主管說,存放比差距拉大、存放比走低,代表銀行收了一堆存款,但放款卻放不出去,資金無處去,全湧到金融機構,銀行「錢愈來愈難賺」,存放比月月飆新低、讓銀行天天都很煩惱。
各項手續費重出江湖
各銀行為了維持獲利,只得開源又節流,各項「名目」手續費又重出江湖。行庫主管說,近年各銀行悄悄開始收企業戶的「放款額度設定費」,有人稱「規劃費」,或稱「帳戶管理手續費」。
第一銀行副總段渺芬指出,這類的「額度設定費」又稱規劃費,是針對企業戶量身製作的費用,通常依照個案來收,以中小企業戶影響較大。行庫主管坦言,過去都是無條件給企業戶放款額度,但為了獲利,就會先收取一次性的手續費,例如給放款額度1億元,收取0.2%,就是收20萬手續費。
該主管說,例如5年期的放款案,若收一次性手續費,就可立即反映在當月的獲利上,各分行經理可以拉高績效、又可以貢獻獲利,當然各銀行趨之若鶩。
大型行庫獲利愈艱困
銀行主管指出,銀行收入來源有3大塊,利息、手續費和投資,又以前兩者為主,但在市場游資過多、放款難、信用風險高漲下,壓縮放款的利息收入空間,而手續費則在今年銀行銷售保單佣金大減下,也侵蝕了獲利。該主管說,獲利愈益艱困者,又以收取最多存款的大型行庫為最,企業戶放款難,房貸戶又遭民營銀行進攻。據了解,為讓「消金重返高峰」,第一銀已擬定戰略,計劃今年底將對優質貸款戶,增加200億元房貸放款量,力拼將房貸排名往前邁進。
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 Sep 21 Thu 2017 17:09
衝破10兆 銀行濫頭寸史上最高 長期低利國人寧可保本 滿手資金乏人借錢投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