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0/09/16 【鉅亨網/林奇芬】


今年在疫情衝擊下,股市重挫又快速反彈,美股、台股都一度突破歷史新高。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將近、中美衝突日益升高,投資人也不免忐忑不安,是否該先將股票獲利落袋為安,資金轉進安穩資產。然而過去被視為安穩理財工具的債券基金,在低利率環境下也同樣面臨挑戰,擁抱債券基金,不一定如過去般讓人安心


債券基金面臨三個風險


一,全球低利率,利息創新低


通常經濟環境不佳時,各國央行降息,讓債券價格上揚,是債券的黃金多頭時代。然而今年各國央行都快速降息,未來降息空間大幅壓縮,歐洲甚至已經是負利率環境。未來成熟國幾乎沒有空間降息,只剩新興市場還有一點空間。換句話說,低利率成常態下,低債息,債券價格盤整已經是最佳狀態。甚至若經濟穩定復甦,央行QE規模縮小,都可能帶來利率彈升、債券價格下跌風險
 
債券殖利率創低

  美國10年公債 德國10年公債 美國BBB級企業債券 美國高收益債 新興市場債券
殖利率 0.67% -0.48% 2.36% 5.56% 3.75%

資料來源:ICE BofA債券指數,統計至2020/9/11

 



二,債券違約風險高峰,尚未真正來臨


全球疫情尚未舒緩,有些企業勢必受到衝擊,導致債券違約風險升高,尤其以高收益債券違約風險最高。根據穆迪統計,到今年7月為止,全球高收債違約率達6.1%,美國高收債違約率達8.4%。根據過去經驗,在經濟衰退期間,自衰退起1-3年債券違約率達最高峰。但由於這次疫情各國推出更多刺激方案,央行也提供更大流動性,穆迪預估,這次期間可能較短,2021年第一季可能是違約率的最高峰。因此,未來二季是高收債的震盪考驗期


三,匯率風險牽動收益


目前投資債券基金大多數是美元計價,今年以來美元走弱、台幣走強,也帶來匯率損失。以目前高評等債券收益約2%,若未來台幣對美元升值2%,就把利息吃光了。但這個影響可能還算小,先前有投資人選擇南非幣計價的基金,匯率損失巨大。即使近期南非幣幣值稍有反彈,但因為國家體質不佳,預估長期匯率仍有大幅波動風險


多元配置,分批進場


許多債券基金投資人以為,債券只要長期持有領配息,就可以達到保本保息的功能,但事實上,許多高配息基金是拿本金配給投資人,長期下來本金淨值持續下跌,投資人收益並沒有預期的高。另外,目前全球陷入低利率環境,由於疫情難控、景氣復甦緩慢,預估低利率至少還要持續二年以上,這對債券投資人來說,也是很煎熬的環境。因此,現階段債券投資方式也要靈活一些。


建議投資人不要只持有高評等債券,雖然較為穩健但收益太低,可以搭配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分散持有,平均下來可獲得稍高一些的利息水準。但是,投資人可能擔心新興債與高收債,因違約風險帶來的價格波動,建議這二類債券用定時定額、分批進場的方式布局,就可降低市場震盪風險。透過以上的方式持有債券基金,應該可以讓你稍為安心一些。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 的頭像
    Jerry

    Jerry's理財理債小棧~銀行貸款規劃管理顧問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