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4/04/08 【卡優新聞網/范詩敏】
消費者在購買預售屋時,通常會注意房屋的格局、坪數及售價,卻忽略了停車位的面積占比,成為建商或代銷商「卡油」的灰色地帶。行政院消保處今(8)天公布,通過修正「預售停車位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未來業者須標明停車位面積計算方式,及占總面積比例,讓消費者不再白花冤枉錢。
預售屋不像成屋可以現場勘驗,因此民眾在購買預售屋停車位時,經常會遇到平面或機械停車位坪數遭到灌水、平面停車位靠近樑柱難以出入、平面停車位空間窄小不好上下車等問題,但現行法規只要求建商標示車位的長、寬、高,和含車道及其他必要空間的面積,造成消費者無從得知所買車位占共有部分具體總面積比例,以致於糾紛不斷。
為了破除過去業者的「黑箱」作業,消保會通過「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修正法案,要求建商確實告知停車位的面積如何計算,以及停車位占共有部分總面積的確切比例,讓購屋者能清楚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花在哪裡。
消保處表示,現行法令規定每輛停車位寬2.5公尺,長6公尺;機械停車位每輛寬2.5公尺、長5.5公尺、淨高1.8公尺以上。雖然法令明定特定狀況下停車位尺寸可縮減,但竣工後停車位的尺寸和契約產生誤差,買方可依短少部分,要求賣方減價或解約,建商不得以停車位規格容許誤差作為免責藉口。
消保處進一步指出,新修訂法案將在5月由內政部通過並公告,倘若業者仍未按照法規規定,最高可處150萬元罰鍰。而消費者購買預售車位時,應多注意是否靠牆壁或柱子,並留意契約上的車位尺寸,若有不符可要求賣方減價或改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