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5/03/06 【NowNews/林奇芬】
過去4年讓投資人傷心欲絕的新興市場,最近開始出現止跌跡象。跌深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在國際風險降低後,應該可以開始緩步加碼了。
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2011年4月創下金融海嘯後高點1206,之後就呈現長達4年的漫長修正期。這段時間,美國、德國等成熟股市頻創歷史新高,但新興市場卻面臨原物料需求不振、通膨高、內需降溫、資金外流、貨幣貶值等多重打擊,股市、債市、匯率面臨三重壓力。
新興市場指數溫和回升
近期在國際風險降低,包括烏克蘭、希臘等危機舒緩,以及美國暫緩升息,資金外逃壓力降低,再加上原物料、股價、匯率都已經歷大幅修正後,新興市場似乎見到觸底回升的跡象。
MSCI新興市場指數去年12月跌至909低點,但未跌破2013年6月預期美國QE退場震撼教育的低點883,而今年以來,1、2月出現溫和回升走勢。再加上近期國際基金也轉賣為買,開始加碼新興市場股市與債市,後續對於新興市場看法可以較為樂觀,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三個原因,支撐新興市場
第一,各國通膨率下滑,有降息空間。除了歷經重大危機的烏克蘭、俄羅斯,用升息來防衛貨幣貶值外,新興市場有更多國家因為通膨率下滑,開始有降息空間,其中包括了印度、中國、韓國、印尼、土耳其等。目前僅巴西在今年1月還調升利率,其他國家都開始轉為降息、刺激經濟成長。
第二,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成長。雖然新興市場體質仍然虛弱,但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優於去年。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會預估,今年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率為4.3%,約與去年持平,其中印度、巴西、東協、中東北非等,都可優於去年,唯有中國經濟成長率下滑較多。不過,中國因為通膨率大幅降低、實質經濟成長率反而優於以往。雖然新興國家成長力道不強,但最壞的情況應該已經過去了。
三,CRB指數接近底部。受到中國需求不振影響,原物料價格過去4年大幅修正,此外油價更因為供過於求,出現暴跌走勢。但近期油價開始走穩,而CRB指數也出現觸底回升。CRB指數在金融海嘯時,最低跌至200點,今年1月CRB指數再創金融海嘯後低點,來到212點。雖然,原物料需求仍不明,但價格接近底部,下跌空間有限。未來若價格回升,對新興市場也屬正面利多。
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較為穩健
經過大跌修正後,近期新興市場股市出現反彈走勢。今年以來至3月3日,股市漲幅最大的新興市場是去年跌最重的俄羅斯,漲幅高達16%。另外,印度、越南、菲律賓、捷克、深圳股市等,漲幅都可超過7%以上。不過,拉丁美洲國家表現相對仍較疲弱,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等,股市仍持續下跌。
雖然,如俄羅斯等單一股市,近期因為跌深後的強勁反彈,吸引不少投資人搶進,又如,不斷創新高的印度股市,也有一批忠實擁護者。
不過,新興市場波動性較大,個別國家各有題材或風險,穩健投資人不彷選擇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分散風險又以各國重量級績優企業為主。在台灣銷售的基金中,如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聯博新興市場成長、富達新興市場、安本環球新興市場、瑞萬通博新興市場、先機全球新興市場等,都可做為考量。(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作者林奇芬,政治大學EMBA、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中興大學經濟系,理財專家。本文由作者授權刊登。更多訊息,請參考林奇芬治富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