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6/09/01 【NowNews/林奇芬】
聯準會總是喊著要升息,投資市場就隨著上下震盪,而在投資上,你應該只關注利率嗎?還是多看看有沒有真正帶動成長的題材。
伊索寓言有個「放羊孩子」的故事,一個牧童每天都要趕羊到山坡上吃草,同伴們說,萬一遇到野狼時,可大聲呼叫,同伴就會跑過來幫忙趕狼。有一天牧童想要惡作劇,大聲呼喊「狼來了」,同伴們紛紛衝過來,卻發現沒有野狼,原來被騙了。連續被戲弄二次後,當牧童真的看到野狼大聲呼喊時,卻再也沒有人要過來幫忙了。
狼來了太多次,市場無感?
這個寓言故事,主要是說誠實的重要。但大多數人,對於一次、二次警報響起還會有所警覺,但若警報響太多次,最終就會無感或掉以輕心。
如今,聯準會的行動是否仍能得到大多數人認同?從2013年中,聯準會表示QE將退場,2014年QE逐步退場,2015年整年都在討論升息議題,結果直到2015年12月才小小升了1碼利息。今年也是一樣,2016年初起,市場預估今年會升息4次,幅度可達4碼,結果,到現在已經過完8個月,連個升息的影子都沒有。
聯準會持續釋出緊縮訊息,但卻沒有真正行動,豈不像放羊的孩子。而市場永遠在猜測聯準會下一步行動,關注重點再也不是經濟成長、企業獲利,而是聚焦在是否有更多資金,可以推升股債市。
關心升息,還是關心成長動能
確實,過去幾年讓股債市維持榮景的大功臣,就是各國央行,不斷的降低利率、加碼寬鬆,擴大購債規模與範圍,甚至負利率,所有能用的貨幣政策手段都用了,就是為了防止經濟衰退、金融市場震盪。不過,靠著資金撐起來的市場,總是讓人提心吊膽。
與其被升息、不升息的話題,牽著鼻子走,不如好好追蹤,究竟哪些地區、那些產業有成長題材。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僅1.2%,低於去年水準,企業獲利也較去年衰退,歐元區成長力仍可維持在1.7%,表現穩健,但明年英國脫歐衝擊卻令人擔心。
新興市場逐漸擺脫陰霾
亞洲國家韓國、新加坡、印度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較去年為佳,台灣下半年開始見到成長,泰國、印尼、菲律賓在政治情勢穩定下,經濟逐漸恢復成長動能,而拉美、東歐市場則受惠於原物料價格止跌,經濟衰退有機會舒緩。目前中國大陸成長動能較不明顯,若中國大陸經濟維穩,並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對新興市場會是更大支撐。
再回到美國升息的殺傷力有多大?仔細想一想,如果聯準會勇於升息,代表她對美國經濟表現樂觀,並不擔心短期內有經濟下滑風險。但此同時,歐洲、日本、英國央行都可能進一步擴大寬鬆下,預期美國升息幅度與速度,都不會太快。(或許我對狼來了的話題,也已經免疫了?)
總體而言,美國升息雖然會帶來市場震盪,與其擔心升不升息,還不如多多關心,哪些地區、哪些國家基本面有改善?尋找有成長空間的市場,可能比猜測狼何時來,要更實在一些。另外,如果狼一直不來,你也該擔心,是不是美國經濟出現甚麼問題了呢?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 Sep 01 Thu 2016 10:05
名家精選》林奇芬/升息不升息 你該隨聯準會搖擺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