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9/09/17 【經濟日報/盧宏奇】
台股高殖利率在全球主要股市數一數二,存股成為近來小資族間的投資顯學,市面上流傳手法更是五花八門,法人建議,可仿效壽險業鎖定「類債券」股票長期持有,穩定賺取高股息,避免賠價差。
根據保發中心對於「類債券」股票定義,必須符合連續配發現金股息5至7年、穩定配息能力、穩定報酬率,以及公司治理良好且違約風險低等四大條件,再挑出營收獲利、殖利率、稅後純益、股票波動度及相關質化指標。
保發中心今年初曾公布「類債券」股票研究成果,篩選出100檔具有低波動、高殖利率等特性個股,雖然並未揭露相關明細,但確實符合壽險資金偏好投資的條件,也是存股族可以參考的標的。
保發中心統計,這100檔「類債券」股票2005年至2017年歷史走勢,年化投資報酬率高達13.42%,遠優於台股大盤報酬指數的8.02%、台灣50指數報酬的8.09%,年化波動率僅17.16%,亦相對偏低。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全球負殖利率債券逾15兆美元,更加凸顯擁有高殖利率優勢的台股投資吸引力,尤其18檔金融股名列保發中心的「類債券」股票名單,不難看出前先前遭外資調節,金融股卻下跌有限的背後原因。
根據台新投顧統計,2012年至2018年每年股息殖利率都超過4%、平均年波動率低於20%,且平均年報酬率超過7%的「類債券」股票,共有16檔,其中,包括7檔電子股、6檔傳產股、3檔金融股。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分析,這16檔「類債券」股票最近7年平均殖利率在4.2%至7.6%不等,且在低波動的情況下,每年平均報酬率至少有7.1%,最多更達17.5%,顯示如果不追高,絕對可穩健領到股息,又有機會賺到價差,是攻守兼備的好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