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2/03/16 【聯合新聞網 / 小花平台保險+】
現代女性經濟自主,也善於獨立思考,不婚不生大暴增,儼然成為時下新趨勢、新選擇,用來呼應當前廣告流行語:「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其實一個人過也很好~」、「女人,要記得多愛自己一點!」……;只是,今天男女真的平等了嗎?以今(111)年兩性「同酬日」來看,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女性需比男性多工作近2個月才能達到全年總薪資相同,這也是不小的比例,尤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女性受僱員工占比較高的飯店餐飲業,其時薪遠低於男性受僱員工占比較高的製造業,而這也是讓男女平均薪資拉大的主要原因。
相同年薪女性需比男性多工作58天
到底男女平均薪資的差距有多大?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女性平均時薪為新台幣304元、男性為361元,其間的薪資差距為15.8%;換句話說,女性必須比男性多工作58天,才能達到男女平等、全年總薪資相同。(計算公式:1年365天X15.8%≒58天)。
所謂的「同酬日」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日子,主要是為了突顯男女平均薪資的差距,用以表示女性在前1年工作1整年後,還需要「額外」工作幾天才能達到與男性前1年工作1整年「相同」的總平均薪資?需特別留意的是,這實際的日期會依照不同年份、不同國家而各有不同。
以台灣為例,今年的「同酬日」為2月27日,根據去(110)年台灣女性平均時薪為304元,與台灣男性平均時薪361元差距15.8%,女性需額外工作58天,才能達到男女平等、全年總薪資相同。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統計資料顯示,109年國內45至64歲的中高齡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為52.3%,創下近10年來新高紀錄,其中45至49歲、50至54歲、55至59歲、60至64歲等各年齡層皆較以往上升,加上台灣女力崛起程度在亞洲國家可說是佼佼者、幾乎與歐美國家並駕齊驅「台灣女力新時代正崛起!」
隨著近來國內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逐年提升,顯示女性經濟自主能力隨之攀升,且愈來愈多女性選擇以保險來規劃個人保障並累積資產。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女性身處不同職場領域為了夢想而發光發熱的同時,尤其不要忘記為自己規劃完善的醫療保障、轉嫁無法預期或是控制的風險,「好好照顧自己,也是愛家人的表現,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才能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讓夢想持續發光發熱。」
透過不同保險規劃分散人生各階段風險
說到女性個人風險保障規劃的第一步,不論是單身小資族、菁英輕熟族或是屆退熟齡族,考量到今天女性平均壽命較長,建議特別重視意外和醫療保障且及早建立憂患意識為自己做好保險規劃,以分散人生各階段的風險。
首先,針對剛畢業初入職場的20世代與30世代,規劃個人保障需求有3重點:
重點1、先確認自己小時候父母是否曾經幫忙買過保單?針對保障不夠的部分補足缺口,趁年輕時盡早為自己建立強大醫療防護力。
重點2、此一階段薪資收入不高,建議優先投保保障型保險,像是定期壽險、意外傷害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等,都是可以作為優先考量的險種。
重點3、並非所有的年輕女性都是阮囊羞澀,如果預算充裕,不妨考慮全方位終身醫療險,愈早投保愈好,不僅保費較便宜,更重要的是,提早為未來醫療支出做好準備。
其次是為人妻、為人母的30世代與40世代女性,除了最基本的個人保障規劃要做足外,此時正是籌備子女教育基金的關鍵期,不妨善用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靠著時間複利加乘效果,逐步累積子女教育基金,同時也兼具保障及厚植資產功能,可謂是一舉兩得。
另一方面,此一階段正處於職場上升期,在工作上力求表現的同時,更需要為生活做好足夠的保障規劃、無後顧之憂;尤其在聞癌色變的今天,年輕罹癌人數不斷攀升、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除了癌症相關保障規劃刻不容緩外,鑒於二代健保的醫療給付自費項目變多,許多指示藥品和新式醫材都必須自費,可以有效填補醫療支出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正好就派上用場了。
最後是屆臨退休的50世代後女性,有關於個人退休規劃,最主要的重點有2:
其一是準備退休的時間愈早愈好,並非要等到40、50歲才開始準備,如果能從30歲時就開始準備,反而更能因為複利效果而更有效率的累積退休財富。
其二不妨透過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或是增額還本終身保險每年「增額」或是「還本」,打造被動式收入,成為退休後的穩定現金流,既能照顧自己退休後生活,還具有傳承功能並照顧下一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