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6/07/20 【聯合晚報/楊雅婷】
英國脫歐公投的不安情緒迅速在市場消散,不過,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指出,第3季全球仍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各國再祭寬鬆政策救市,促使低利環境延續,主要國家主權債殖利率也持續走跌,因此,第3季投資除了留意市場風險情緒,「現金流為王」將成為本季投資必需掌握的關鍵因素。
許長泰進一步表示,隨全球央行持續寬鬆來提振經濟,包括日本在本月底可能降息,中國至年底前也有降準甚至再降息的空間,美國則會在未來兩年內維持利率極緩升步伐,歐洲與英國也會視經濟狀況出手救市,因此,投資人不宜持有大部位現金,應該尋找可提供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持續投資,並分散標的,降低波動風險。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不理財、財不理人實務篇 (1372)
- Jul 21 Thu 2016 09:47
摩根:Q3低利率 現金流為王
- Jul 21 Thu 2016 09:36
及早打造老年醫療防護網 透過醫療險移轉4大風險
轉載 2016/07/19 【鉅亨網/陳慧菱】
台灣75%銀髮族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兩種以上慢性病者則超過半數,而每一種慢性病都有併發症,例如「高血壓」就有可能引發與十大死因密切相關的病症,像是腦血管病變、心臟病、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以及腎臟病…等。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40歲是身體的健康分水嶺,過了這一個時間,人的免疫力、健康狀況會逐步走向下坡,只要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節制,慢性病很容易就找上門,假如等到罹病後才投保醫療險,通常會針對特定保障項目加費,嚴重時還可能遭到保險公司拒保。
林元輝表示,高齡化的速度倍增,迫使社會正視「老化」、「疾病」所衍生的醫療照顧問題,民眾想要享受樂齡生活,不應只重視退休金累積的多寡,也要盡早付諸行動、優先做好「老年醫療防護網」的準備,一旦建構好完整的保障防線,退休族即便遇上慢性病纏身,也不致於讓大筆醫療費侵蝕退休金,如能搭配長看險,則不必擔心年老失能而致無人照顧的窘境。
- Jul 19 Tue 2016 10:36
財產再轉繼承 遺產稅可減免
轉載 2016/07/19 【經濟日報/林潔玲】
財政部表示,不少民眾不了解,若同一筆財產如因短期內連續繼承,而一再課徵遺產稅,將加重納稅義務人負擔,因此遺產稅有減免適用,民眾可多加留意。官員也舉例表示,吳君喪偶後,一年後也撒手人寰,留下一對子女,子女辦理遺產稅申報時,不知如何申報再轉繼承財產的遺產稅。
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10款及第17條第1項第7款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五年內,繼承之財產已納遺產稅者,不計入遺產總額;死亡前六至九年內,繼承之財產已納遺產稅者,按年遞減扣除80%、60%、40%及20%之遺產總額。
- Jul 19 Tue 2016 09:38
現在投資什麼最好?台股大漲買權值股才賺到
轉載 2016/07/19 【NowNews/楚狂人】
低接陸股ETF長抱賺波段
如果這波沒買台積電、中華電信或台灣50成分股,恐怕沒賺到什麼,但現階段大陸A股還在低檔,原物料也剛起漲,都值得密切留意。
這幾天台股表現很好,已經突破這陣子的整理區間高點,創了這三四個月的新高,但是你注意觀察市場上並不是大家都賺到錢,因為這波上漲大多是漲權值股,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買台積電,你不一定能賺到什麼錢。這多悶啊,看著指數大漲一百多點,結果我手上股票竟然是下跌的,坑人不能這樣坑啊。
資料來源:《理財周刊》第829期
陸股底部進場不贏也難
我最近除了台股以外,其實我反而放更多注意力在觀察我們的鄰居:大陸A股。你把全世界主要指數調出來看,美國當然不用說,這兩天突破歷史新高,歐洲連震央英國都突破新高,亞洲日本已經瘋了,兩天漲了一千多點,台股也漲到接近九千點,沒有人在低檔,全部都在高檔。
- Jul 18 Mon 2016 16:01
美股基金上周狂掃128億美元 全球買氣之冠
轉載 2016/07/18 【時報記者/任珮云】
美國經濟數據佳音頻傳,景氣擴張趨勢再次確立,美國道瓊工業指數連漲六天表態,並和標普500指數上周聯袂刷新歷史新高,大大提振投資信心,且因市場高度預期全球央行將進一步寬鬆因應英國脫歐衝擊,在國際資金強力助陣,帶動美股基金連兩周強勢吸金,上周再狂掃128.68億美元,創下自2016年9月以來42周之最大單周淨流入,居全球股票基金買氣之冠。至於日本在首相安倍晉三勝選後,表示將推出新一輪財政刺激計畫,支撐資金連續第五周挺進日本;反觀歐股基金卻單周失血59.82億美元,創史上單周最大賣壓,連續淨流出周數亦長達23周。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自今年3月扭轉資金動向後,上周國際資金大量湧入24.5億美元,金額創下2014年7月底來的100周之最,不僅連續兩周買氣旺盛,今年來累計資金淨流入高達47.06億元,穩居今年來吸金王,出現超歐趕美日的難得現象。
- Jul 18 Mon 2016 14:30
低利時代 外銀推外幣短天期高利 低利時代 外銀推外幣短天期高利
轉載 2016/07/17 【蘋果日報/林潔禎】
全球央行採行寬鬆政策救市,讓利率游走歷史低檔區,多家外銀趁勢推外幣高利商品,吸引投資人賺利息錢,此次推出幣別遍及紐幣、澳幣、人民幣、美元和加幣等,存款天期以短天期為主,銀行主管提醒,只要牽涉到外幣就會有匯率風險,尤其此時經濟不確定因素太多,匯率波動大,不要賺了利差賠了匯差。
比較各家推出外幣高利商品中,星展銀「星展多元外幣」以新增資金承作就可享有紐幣1個月期年息4.68%,澳幣1個月3.38%,美元1個月2.28%優惠利率;另外「星展美元美利共舞」定存提供客戶1個月2.5%,3個月期1.4%利率。
星展銀消費金融處處長孫可基表示,受英國脫歐衝擊,預料短期內全球金融市場將持續波動,建議投資人可趁此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將多元外幣納入資產配置規劃裡,而這次推出定存優惠以1及3個月天期為主,主要是提供客戶短期資金停泊,有助於分散風險並追求資產穩健成長。
- Jul 15 Fri 2016 10:35
台股基金十強 漲勢猛
轉載 2016/07/15 【經濟日報/張晟豪】
今年以來台股基金展現反彈氣勢,149檔台股基金中有63檔漲幅勝過大盤;而近一周台股漲幅逾3%,更是帶動台股基金單周績效全面翻紅,前十強績效皆打敗大盤,展現主動式基金的操作功力。近一周台股基金前十強績效在4.4%到3.8%之間,保德信高成長、野村台灣高股息、保德信科技島基金分居前三名,反彈力道頗為強勁。
- Jul 14 Thu 2016 10:55
戰勝波動 布局多重資產
轉載 2016/07/14 【經濟日報/吳苡辰】
英國脫歐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股票、債券、匯市、商品原物料價格近期走勢大幅波動,法人指出,下半年市場風險仍大,建議採取分批布局策略、逢低加碼。
令人震撼的英國脫歐議題為下半年投資揭開序幕,房地產與相關基金掀起震盪,預期波動趨勢有增無減。摩根投信指出,進入後脫歐時代,戰勝波動成為投資獲利最大關鍵。投資人應透過能多空靈活操作的絕對報酬策略,廣納股票、債券、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等多重資產,降低與傳統資產連動性,透過多空配置創造獲利機會。
- Jul 14 Thu 2016 10:01
瑞銀:負利率料長期化 投資宜多元 看好美股和歐高息債
轉載 2016/07/12 【鉅亨網新聞中心】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昨(11)日表示,目前全球大型央行中,歐洲和日本央行均實行負利率,對投資環境影響深遠,預計負利率將會長期化,持有現金會變成負收益,應該保持全球多元的投資。她看好美國股票和歐洲高息債券,又指中國經濟進入「有序放緩」階段,明年的GDP增長或只有6%至6.2%。
香港《文匯報》報導,胡一帆預計美國聯準會(Fed)或會在11月美國總統選舉後升息一次,因為最近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表現不錯,而以後會否再升息需要看美國的數據和全球經濟發展。
她指出,全球3大央行中,歐洲和日本實行負利率,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投資和消費影響深遠,因為每次調低利率,股市會跟隨下跌,企業在不確定性環境下會而減少投資,而負利率亦令市民的銀行存款減少,因而減少消費來保障未來的消費力。另外,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美國總統選舉會為下半年的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 Jul 12 Tue 2016 10:31
美股躍居吸金王
轉載 2016/07/12 【經濟日報/王奐敏】
美國6月非農就業報告強勁,市場關注焦點轉向經濟基本面和企業財報發布,加上升息預期進一步降低,激勵美股上周收高。
上周資金流向也一反之前沉重賣壓,美股基金挾經濟數據頻報佳音及企業獲利回溫二大優勢,以34.27億美元的淨流入稱霸全球。歐股基金則在英國脫歐的雜音干擾下,上周再失血45.68億美元,連續淨流出周數長達22周。
- Jul 12 Tue 2016 09:25
存錢好好玩! 52天存1萬元、連續7次存10萬
轉載 2016/07/09 【好房網News/陳佑婷】
日常生活都不夠用了,還存什麼錢?其實存錢沒那麼難,有專家提出進階版的「階梯式存錢法」讓小資上班族們可以輕鬆用52天存下1萬元,而且連續複製7次,一年就可以存下10萬元!
- Jul 11 Mon 2016 12:03
不畏震盪 亞債3大利多支撐
轉載 2016/07/11 【工商時報/魏喬怡】
在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由於擔憂英國脫離歐盟將對世界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全球金融市場近期出現較劇烈的波動。根據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7月4日公布的報告,脫歐將導致未來兩年英國和歐元區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每年都折損至少0.8個百分點。
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相較於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英國出口貿易額度約占大陸GDP的0.4%,大陸對英國貿易的依存度並不高。此外,亞洲國家以斯里蘭卡與巴基斯坦對英國的出口占比最高,若英國成功脫歐,對這兩國經濟影響較大,但對整體亞洲國家的影響則相對為低。
施宜君指出,亞洲對英國出口的依賴有限,英國如果脫歐,對亞洲總體經濟影響相對輕微。而觀察上半年主要金融市場走勢,雖然面臨市場動盪,亞洲債市表現仍相對穩健。今年來截至7月5日,JPM亞洲信用指數上漲7.36%。此外,亞債還有三大利多支撐,後市持續看升:
- Jul 11 Mon 2016 11:47
匯率升+利息優 紐幣優利專案兩頭賺
轉載 2017/07/11 【工商時報/陳碧芬】
英鎊深受脫歐公投結果衝擊,上周觸及31年來新低點的1英鎊兌1.28美元,瑞銀投資長認為,很多投資人還摸不著頭緒,自然的反應就是把錢移往最安全的地方。一如市場熟知的美元、日圓及瑞郎等避險貨幣,紐幣在這段期間的「升」勢明顯,1個月升幅2.48%,超越澳幣同一期間的升值力道。多家外銀近日祭出紐幣優利定期專案,讓急於搶進外匯投資人能匯率、利息兩頭賺。
紐幣兌美元的匯率,近半來盤旋往上,5月下旬一波下殺,卻在年均價0.669之前煞車,進而急轉直上,即使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震撼全球股匯市,紐幣受拖累下殺也到0.7就初步止步,隔日就又快速回升,上周五(7月8日)收盤已來到0.731。
- Jul 07 Thu 2016 13:28
強颱來襲 愛車必備險比一比
轉載 2016/07/07 【工商時報/陳欣文】
強颱尼伯特來勢洶洶,預計將帶來強風豪雨,不過,根據統計,僅有約2%的車主投保「颱風洪水保險」,建議車主多加留意,及早做好防颱準備,建議民眾除了投保車體險,可附加「颱風洪水保險」或是加保「泡水車補償損失保險」,讓愛車的保障更為全面。
富邦產險表示,一般民眾大多僅為愛車投保強制險、車體險及第三人責任險,但由於天災在各式車體險皆屬於不保事項,即使是選擇保障範圍最廣的甲式車體險,若是遇上颱風或大雨積水導致車輛損壞,仍是不予理賠。富邦產險建議,為了避免愛車受到天災威脅,可選擇單獨投保「泡水車補償損失保險」,或是投保車體險時附加「颱風洪水保險」,保障車輛因颱風或因雨積水造成的損失。
- Jul 07 Thu 2016 13:19
自住宅重購退稅 不限次數
轉載 2016/07/07 【經濟日報/蘇秀慧】
民眾購買自用住宅要懂得節稅有道,高雄市稅捐稽徵處昨(6)日表示,自用住宅用地重購退稅,只要符合規定,不限申請次數,但五年內再行移轉或改作其他用途者,會被追繳原退還的稅款。
土地稅法規定,土地所有權人出售自用住宅用地後,自完成移轉登記之日起,二年內重購自用住宅用地,若新購土地地價超過原出售土地地價,扣除繳納土地增值稅後的餘額,可以就土地增值稅額內,退還其不足支付新購土地地價的數額。此一重購退稅優惠,只要出售及新購地符合規定,並無申請次數的限制。
- Jul 05 Tue 2016 10:47
黃金基金績效耀眼
轉載 2016/07/05 【經濟日報/朱美宙】
全球金融市場突發事件不斷,增添避險需求,加上美國聯準會(Fed)放緩升息步調,美元指數高檔整理助漲黃金價格,累計上半年黃金現貨價上漲22%,黃金股票型基金平均漲幅更高達85%,部分基金幾近翻倍的漲幅很驚人。
金融局勢愈亂,有「亂世英雄」稱號的黃金現貨價格愈漲,已站穩1,300美元大關,往1,400美元衝關。
法人指出,由於黃金基金布局以金礦股為主,因具高beta性質,意即波動會比股票大,在此波多頭行情特別明顯,台灣核備的黃金基金平均漲幅大幅超過黃金現貨價格漲幅,也超過被動式操作的元大S&P黃金ETF(00635U)。
- Jul 04 Mon 2016 12:03
台股基金上半年好正
轉載 2016/07/04 【經濟日報/張晟豪】
時序正式進入第3季。統整上半年台股基金績效,多檔基金表現超越大盤,各類型基金中,名列前茅者不僅今年以來績效達雙位數,基金淨值也在第2季尾聲逼近歷史高點,甚至已再創新高,表現亮麗搶眼。
其中,科技類的安聯台灣科技基金,上半年績效高達16.7%,基金淨值也在6月30、7月1日,連續兩日創下新高;一般股票型的日盛首選基金、中小型的德信台灣主流中小基金,基金淨值追平歷史高點;價值型的元大巴菲特基金、中概股型的台新中國通基金則與歷史最高淨值,僅有著極微小的差距。
- Jul 04 Mon 2016 11:40
羅尤美:「由硬至軟」!科技產業發展擁抱新亮點
轉載 2016/07/01 【鉅亨網/陳慧菱】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過去幾年的時間,消費性電子市場的發展幾乎代表了整體科技產業的發展,幾乎人人都能擁有智慧型手機、平板等移動裝置與電腦,也改變了日常生活的使用習慣,然而,隨著移動裝置市場逐漸趨於飽和,企業則開始與消費者互動,這改變了消費者的交易習慣,使得科技產業的基本面已與以往有所不同,硬體設備獨領風騷的時代已過,軟體與服務接棒轉而成為產業亮點。
- Jul 04 Mon 2016 11:26
第3季投資市場起風了!測準風向靠攏美元資產、把握亞洲股債
轉載 2016/07/01 【鉅亨網/陳慧菱】
一場出乎市場意外的英國脫歐公投,引發全球政治局勢與經濟市場震撼,金融局勢一夕驟變。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英國脫歐的後續效應仍需觀察,但第3季市場不確定性大增,是必然趨勢,這促使全球央行全面備戰,貨幣寬鬆與推出經濟刺激政策,已成共識;市場更預期,FED升息節奏將延後,而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則有降息可能。第3季「起風了」,投資人投資更要測準風向,宜靠攏美元資產、把握亞洲股債。
面對多變難測的第3季,張繼文建議,投資策略宜轉向穩健策略;資產配置中,宜略為提高債券投資的部位,微降波動高且漲多的風險性資產,伺機再逢低回補具基本面支撐、股價相對便宜的優質股票,以債券部位度過多變的市場,搭配高CP值股票,避免優質股票出現跌深反彈而錯失潛在的上漲空間,近期將是債優於股。
- Jul 01 Fri 2016 11:38
近6成理專 看好債先於股
轉載 2016/07/01 【工商時報/孫彬訓】
最新「摩根2016年上半年度理專調查」結果出爐,訪問全台近千名理財專員對投資環境看法,一反過去股先於債的看法,受國際市場震盪不斷影響,本次調查理專對債券喜好度「逆轉勝」。
高達約58%理專建議下半年資產配置是「債先於股」,幅度較前次調查的32%大幅激增,也是2014年下半年調查以來,債券首次勝過股票資產,反觀本次「股先於債」比率驟降為13.8%,股債各半則持續維持在約三成的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