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4/08/14 【蘋果日報/陳瑩欣】


中信銀昨日發布「台灣世代家庭理財行為調查」,發現國人對台灣經濟發展信心不足,理財意識需要加強,其中需要照顧雙親及子女的「三明治世代」較無為未來生活進行長遠規劃。調查也發現,國人依舊偏愛房屋作為傳承給下一代的資產,其次才是現金,但調查結果也發現,家庭世代間理財目標不一,又缺乏溝通,易形成代溝,造成上一代資產難以妥善傳承給下一代的情況





中信銀指出,這項調查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針對台灣地區35~44歲青年、45~54歲中壯年及55歲以上熟齡等3個世代,已結婚生子且為家中負責理財之民眾就經濟發展、家庭理財、財富傳承及退休規劃等面向進行電話調查。



理財工具多選保險


根據調查指出,近3年來有43%民眾投入家庭理財資金提高,但理財目的大多用於家庭短期支出,保險則為大多使用之理財工具。受訪者對台灣整體經濟發展信心不足,對於進行家庭理財最常遇到的困難,近6成民眾表示沒有遇到理財問題,且以青年世代比例最高,若有理財困難,以不了解投資風險性為主


政治大學商學院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主任鄭天澤教授認為,此結果顯示國人多選擇保險做為理財工具,自覺已在進行家庭理財,因此認為在理財上沒有遇到困難,但理財方式是否能真正呼應理財目的,則需再進行檢視


鄭天澤指出,在經濟波動大的環境中,民眾選擇的理財工具反而單一,保險成為風險較低並兼具投資與保障的最佳選擇,顯示國人在理財意識上還需加強。相關調查也發現不同世代對於財產傳承的差異,64%民眾願意將傳承財富給下一代,而房屋仍是最想傳承給下一代的資產。另外,55歲以下民眾傳承現金的意願比例明顯高於55歲以上民眾


財管推出家庭制度


中信銀行客群經營處客群副總經理楊子宏進一步說明,中國信託新一代財富管理推出家庭會員制度,透過跨世代整合家庭資產,讓專業團隊擔任橋樑,可提早了解各世代家庭成員間的想法,進一步尋求資產傳承最佳時間點。


中信銀行財富處理財規劃部副總經理黃培直表示,理財方式並非一味儲蓄,可採用財富恆等式「資產-(活+留)=存」原則首先打造「活」的品質,面對生活基本開銷,建構永續生活金流與醫療品質。其次延續「留」的價值,透過保險達到家庭責任風險轉嫁與財富分配,達到照護二代之目標,最後,放心「存」的增值,則藉由銀行提供專業金融商品諮詢服務及控管風險,達到家庭資產增值效果

arrow
arrow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