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6/11/02 【工商時報/魏喬怡】
「台灣世代退休觀念大調查」出爐。該調查由施羅德投信與遠見雜誌合作,針對全台灣超過1,200名4個世代的受訪者進行調查,發現70年間,台灣世代面貌出現了「三大改變」:人口更老、家庭支撐退休力量瓦解、累積退休金能力降低。
然而,在退休準備上卻也出現「兩大不變」:心動卻沒行動、退休準備工具沒變。施羅德投信總裁巫慧燕指出,台灣在變與不變之下,千禧世代(網路世代,25~34歲)、X世代(35~50歲)、黃金世代(51~60歲)及退休世代(戰後嬰兒潮世代,61歲以上)等四個世代各自面對不同的退休準備難題。
調查發現,4個世代被問到退休後生活費用主要來源是什麼時?不管哪個世代,近5成都選擇勞保、勞退基金(49.8%),第二高是儲蓄跟定存(48.2%)。
本次調查也發現,退休世代仰賴子女供養的比率超過2成(22.3%),但是千禧世代與X世代比率下降至1成以下(分別為4.6%、7.1%)。顯示家庭支撐個人退休的力量將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勞退制度與個人力量。
此外,當問到每個世代對工作與退休生活的觀念與態度,千禧世代認為享受生活(53%)是工作賺錢的主要目的,反觀X世代、黃金世代、退休世代則分別為40%,31%與17%。至於退休後最想要的生活,高達65%的千禧世代期待旅遊,遠高於其他三個世代(X世代54%、黃金世代41%、退休世代32%)。
總結而言,世代間對於工作與退休的觀念改變了,越年輕的世代工作追求更多元,退休期待也更多,但是實際累積退休金能力與比率卻較低。
針對勞工,最簡單為退休金準備的方式便是參與勞退新制的自動提撥,但根據此調查的追蹤顯示, 2015、2016年沒有參與自願提撥的勞工皆超過7成,但如果問到意願,卻有高達65.1%的勞工贊成,顯見之間存在極大的落差,「心動卻依舊沒有行動」。
巫慧燕認為,政府勞退新制立意良善,同時也有責任協助勞工多方了解勞退新制的優勢與退休準備重要性,勞工也需要深入了解並且開始採取行動,畢竟自願提撥是踏出退休金準備的第一步。但另外,除了維持原有的選項,開放勞工選擇其他退休投資方案,讓勞工根據不同的年齡、風險屬性選擇退休金投資商品,提高參與意願,也的確是政策上重要的一環。
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 Nov 02 Wed 2016 10:04
退休世代大調查 50%國人靠勞退金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