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9/07/13 【蘋果日報/陳俐妏】
美中貿易談判終於重啟,為市場重燃希望。不過,投信法人認為,貿易戰尚未完全落幕,投資人應留意接下來的會談過程,可能讓市場再起漣漪,因此,建議下半年投資可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避開美、中角力帶來的直接衝擊。
第一金投信表示,所謂「軟」,指的是軟實力產業,如AI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透過AI、大數據、雲端、網路平台等創新技術,為企業帶來貢獻,因屬於無實體商品,不在貿易戰的課稅範圍;「硬」是指剛性需求,包括水、電、瓦斯等民生必需品及醫療服務等,無論市場、景氣如何變化,需求永遠存在。統一投信也認同,在資金行情下,以軟實力為主,無成品庫存壓力的新經濟型態企業,較不受貿易戰影響,其中,具持續高成長動能的龍頭企業,易受資金青睞而有較佳表現。
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全球企業發展和運用AI的腳步,未受貿易戰影響。IDC最新報告指出,今年企業對AI系統的投資金額預估為358億美元,年增44%,且未來3年持續高速增長,到2022年投資額將擴大到79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34%。
避開美中貿戰衝擊
陳世杰指出,AI技術自2015年開始被亞馬遜、谷歌等大型企業採用,不僅強化獲利,品牌價值也跟著水漲船高,引發各產業關注,美、中在內的主要國家,都傾政策力量,協助企業發展AI軟實力。
根據Bloomberg預估,從2019年到2021年,AI相關企業的獲利年複合成長率為37.6%,遠高於那斯達克指數成分股的21%、S&P 500的10%,代表儘管全球政經環境不穩、企業獲利成長放緩,AI仍舊是投資市場的明燈。
剛性需求部分,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說,去年3月貿易戰開打後,考驗各產業的耐震度,幾乎所有類股的波動度都大幅竄高,惟公用事業不增反減,截至6月中旬,波動度只有9.7%,低於工業、金融、原物料、能源動輒逾1成的波動幅度,顯示抗震效果佳。
聚焦科技消費類股
葉菀婷分析,公用事業中以水電瓦斯為主,大多為內需市場,各國都獨立發展,股價表現與其他區域關聯性低,不因事件而相互牽連。此外,隨著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對水、電、瓦斯等民生必需品的需求量同步增加,讓經營這類民生用品輸配送的企業,獲利穩健成長,支撐股價表現。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說明,現階段S&P 500指數的本益比約17倍,低於長期均值1個標準差,代表今年來的美股漲勢未過熱,大盤長期趨勢依舊看好。
選股策略部分,建議以成長性佳的科技及消費類股為持股重心,也可持有部分醫藥、金融、工業類股,使投資組合更為均衡,整體布局仍以中大型科技、消費、金融及工業股為核心。
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 Jul 15 Mon 2019 15:38
瞄準AI金融科技民生用品 下半年布局軟硬兼施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