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0/07/14 【ETtoday新聞雲/曾筠淇】
踏入投資理財的領域前,時常會有一些錯誤迷思,導致後續投資失利,或是做錯選擇,自由工作者「G理小姐&山姆先生」日前就點出了新手常犯的「6大理財迷思」,像是錯把投資理財當成同一回事、有錢才需要理財、複利是最偉大的力量等,然而這些全都大錯特錯,因此唯有適時的調整步調,才能讓自己慢慢學習,建立出相對正確的觀念。
G理小姐&山姆先生在IG「ms.g__mr.s」上發文表示,新手常會因為「6大理財迷思」而步上錯誤的路途,有些人會因為覺得自己很忙、沒錢、學不會理財而不願嘗試,也會有人覺得理財不會變有錢,因此只願意投資,但其實這都不是正確的心態。
首先,第一個錯誤迷思是「投資理財是相同的事」,雖然大多會將「投資理財」順口一起說,但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且應該是先理財而後投資,理財是管理好自己的錢,接著才會分配一部分的錢來投資;第二是「有錢才需要理財」,理財可說是人生的一大課題,「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因此絕對不是有錢人才需要理財。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不理財、財不理人觀念篇 (1850)
- Jul 15 Wed 2020 09:54
有錢=財務自由?新手常犯「6大理財迷思」 大票人搞錯順序:一領錢就投資
- Jul 14 Tue 2020 09:58
26歲存到第一桶金「隔年入手第1棟房!」 她大方曝光10點理財習慣
轉載 2020/07/11 【ETtoday新聞雲/網搜小組鄺郁庭】
「我今年31歲,我很慶幸自己對財務理財認知在我20幾歲的時候就得到啟蒙」,女網友曹小玉日前在臉書《存錢公社》發文,說她不僅靠股票在26歲存下人生第一桶金,27歲也順利買下第一棟房子,忍不住分享自己的理財之道,「真的很誠懇的告訴大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越早領悟越好),一定要做未來規劃及吸收財務知識。」
曹小玉在貼文中透露,她很後悔自己在16、17歲打工時,把薪水都拿去買東西,沒把錢存下來,但慶幸一出社會就買儲蓄險,到25歲時定存存了30萬,就買了人生第一張股票,正式走上理財之路。之後儘管曾失控花錢、投資失利,但努力做功課,她在26歲時存下人生的第一個100萬,也在27歲的時候買下人生第1棟房子。
她忍不住勸世,「生活一張開眼,什麼都要錢,所以一定要增加理財知識讓你的錢去為你工作」,接著分享自己的理財習慣,包括寫理財日記,「把閱讀到的理財知識,或是正面的語錄寫在日記上,時刻提醒自己理財的重要性,也會給自己立下存款目標,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真的!」
曹小玉還在文中分享10點「成為有錢人的好習慣及特質」,勉勵大家一起賺錢,「我給自己10年的時間,期許10年後可以財富自由,希望大家也ㄧ起努力朝向人生自由的目標前進!加油!」
- Jul 09 Thu 2020 15:46
台幣強,還該買海外基金嗎?
轉載 2020/07/09 【鉅亨網/林奇芬】
錢在燒,6月以來台幣緩步走強,外資也回流,台股更衝上12000點,資金狂潮湧進台幣與台股,讓許多投資海外基金的投資人擔心,現在錢放美元,會不會越來越貶值?其實,理財最重要的是分散風險、均衡配置。以下三個重點,讓你不用擔心台幣升值帶來的風險。
在這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台幣、台股可說是表現亮眼。台幣貶值最低僅到30.485,近期升值高點在29.34,漲幅有3.9%。相較之下,大多數新興市場貨幣呈現貶值走勢,即使近期反彈,與年初相比仍呈貶值,因此台幣可說是一枝獨秀,成為超強勢貨幣。
由於台幣升值,許多投資海外基金的投資人,可能擔心有匯率損失。但其實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投資人實在不需要過度擔心匯率風險。主要原因如下:
- Jul 09 Thu 2020 15:30
0元買房可行? 專家:被罰錢還會被抓去關
轉載 2020/07/08 【591房屋網編輯部】
有這種好事?民眾上網瀏覽時網站時,常常看到有一些金融講座標榜讓你不用錢就買到房子、零成本買房術,但真有這種事嗎?專家警告,房產業界確實流傳著「0元買房」的方式,也就是做A、B約,但民眾若真的做了,除了因價格資訊申報不實,最高可罰15萬元之外,也會觸犯《刑法》「偽造文書」以及「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公訴罪。
- Jul 08 Wed 2020 09:44
買房看實價登錄最準? 專家:外行人說外行話
轉載 2020/07/06 【591編輯部】
實價登錄新制7/1上路,無奈資訊仍不夠透明,房產專家張欣民表示,以實價登錄資料為買房基準,這是外行人說外行話,畢竟目前實價登錄成交門牌區間無法精準判定成交社區、行情,再加上買方普遍缺乏相關市場資訊,仍屬於買賣市場弱勢方;而針對此問題,591實價登錄已剔除特殊交易、車位價格,並且精準配對社區名,讓民眾更能快速找到心儀社區成交紀錄。
- Jul 07 Tue 2020 09:37
國人保單健檢分數不及格 潛藏三大問題 六成遇意外才檢視保障
轉載 2020/07/06 【鉅亨網/陳蕙綾】
台灣壽險滲透度達 17.48%,同時台灣人所繳納的保費對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度,已經連續第 12 年居全球最高,儘管民眾對保險特別青睞,但仍有許多人並未認識保險的本質在於「轉嫁風險」。富邦人壽最新調查發現,國人對普遍對於自身的保單內容「很不熟」,連 60 分的及格分數都不到,且對於保險保障有 3 大問題點:不定期檢視保單、不熟悉保障內容、不與保險業務員聯繫,甚至有超過六成的民眾遇到意外才檢視保障,這都可能無法讓保險發揮最大效能。
為了解台灣人的保險保障意識,富邦人壽委由市調公司東方線上執行「國人保單健檢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雖有超過七成的受訪者,皆已持有壽險、醫療險、意外險,但對這些險種的了解程度卻全數不及格。
在不了解之餘,更沒有定期檢視保單的習慣,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沒有做好年度保單檢視工作(58.3%),更有高達 60.3% 的受訪者表示,只有在遭遇意外的時候,才會想要把保單拿出來看一看,往往風險已經發生,可惜保險無法發揮效用。
富邦人壽建議,民眾必須養成定期檢視保單的習慣,可以將檢視工作分為例行性體檢與彈性體檢,例行性體檢即是於固定時間全面清點保單內容,可以選在每年年底或周年紀念日、生日才不會容易遺忘,而彈性體檢則是在人生特定事件發生前即時檢視,像是結婚生子前等,才足以從容邁向下一人生階段。
- Jul 03 Fri 2020 09:58
雨遮新制上路然後呢? 竟有這五大怪象
轉載 2020/06/26 【591房屋網編輯部】
民眾買房誰都不想當「盤仔」,花錢卻買到虛坪,其中用來遮雨擋陽的雨遮,以往計坪計價,被揶揄拿錢買「鳥站的地方」,在2018年以後新制上路改為不計坪不計價,上路至今消費者買到的坪數真的有比較實在嗎?其實不然,反倒出現退戶潮及搶照潮、外牆喪失遮陽遮雨水功能、公設比變高、樑柱內移、房價上漲等5大現象,部分建商鑽漏洞,民眾權益堪慮。
看準建照「申請年份」很重要
雨遮經常被嫌棄為無法使用的虛坪,根據現行《建築技術法》規定,雨遮是指建物窗戶或開口的上方、距離窗戶或開口上緣不超過50公分的構造物。早期雨遮「計坪計價」,卻看似使用不到,引發爭議,因此2011年改制為「可計坪不計價」,建商售屋多以總價包裝,並未特別扣除雨遮,還是有所糾紛,因此2018年以後新制上路,雨遮全面改為「不計坪不計價」。
民眾假如要買房卻不想買到雨遮,這時就要看看準建照「申請年份」,現階段因舊制雨遮建照尚有餘屋銷售,市場上出現「一國三制」現象,具體來說,只要是2011年5月前申請的建照,無論預售屋、新成屋,雨遮都是「可登記可計價」;2011年5月~2018年1月前申請的建照,預售屋雨遮「可登記不可計價」,新成屋雨遮仍維持「可登記可計價」;2018年1月後所申請的建照,無論預售屋或新成屋,雨遮都「不可登記不可計價」。建議有意購買預售屋的購屋人,第一步要先問接待中心的銷售人員,建照是2017年還是2018年申請的,以免買錯房。
- Jul 02 Thu 2020 17:05
顏炳立:投資戒急用忍 放三年也不會漲
轉載 2020/07/02 【經濟日報/游智文】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今(2)日表示,房市像橡皮筋,沒有拉開,就不會反彈,同樣的房價沒有大跌,也不會大漲。投資仍要戒急用忍,現在「買三年,房價也不會動」,不過現在利息負擔低於房租負擔,有自用剛性需求的人該進場了。
戴德梁行今天舉行第二季房市發布會,顏炳立表示,疫情讓房市春天充滿期待,價格逐漸打底,在建商備麵粉等風下,土地市場確實表現不錯,但有人說,只要土地丟出來就能賣掉,那是練肖話,市場沒有好到那種地步。
顏炳立說,正如他之前所說的,貓的市場不會有老虎的雄風,玉蘭花也不會有玫瑰行情,現在投資力道雖然有增強,但都是低接買盤,今年房市仍以自住剛性為主,市場只限蛋黃區產品有成交溫度,蛋白區預售剛性產品會有成交量,不是全面都好。
對於房價,顏炳立認為,買氣雖然逐漸恢復元氣,但下半年不會大漲,主要是房市如橡皮筋,拉得愈後反彈力道就愈大,現在既沒有拉,就不會大反彈。
- Jun 23 Tue 2020 23:14
別被小坪數產品熱潮沖昏頭!注意這些眉角才不後悔
轉載 2020/06/21 【好房網News/林和謙】
現今因為房價高、一般民眾普遍收入沒太多提升,加上少子化,所以小坪數的房子成為熱潮。最近有民眾在網路分享,在陪朋友看房時發現,高雄竟然也開始賣起兩房的房子,而且還造成瘋狂搶購,對此感到相當驚訝。
該民眾表示,高雄本來屬於地廣人稀的地方,而且高雄人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非透天不住的基因,什麼兩房、小三房,都只是天龍國自我感覺『有房子』的安慰」。但前幾天陪朋友去看房子時發現,高雄也開始賣起「兩房」的房子,而且很快就完銷,讓身為土生土長高雄人的他非常不解。
永慶房屋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以目前的趨勢與房市發展來看,小坪數、2至3房的產品會最熱,也比較好賣;四房大坪數的產品不好賣,而以往南部地區的透天產品很受歡迎,但因總價較高,也會不好賣,小坪數產品會成未來主流。
- Jun 22 Mon 2020 22:03
經理人示警股市被高估 慎防第二波疫情
轉載 2020/06/22 【鉅亨網/鄭心芸】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過股市卻絲毫不受影響,全球各股市多數已收復失土,回到疫情前水準。由於經濟成長與股市嚴重脫鉤,法人認為,目前股市評價面被高估,必須格外慎重,而且仍然需要留意新冠疫情是否出現反覆的風險。
全球各國陸續復工,將帶動全球經濟回升,六月份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經理人樂觀看待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將在 2020 年第三季回到 50 的榮枯分水嶺之上,較上個月大幅跳升 23 個百分點至 61%,是 2017 年一月以來的最高位。
至於股市方面,自從美歐經濟重啟、聯準會降息購債支持經濟、歐盟祭出 7,500 億歐元財政政策等激勵措施,全球股市從 3 月低點已經上漲約四成。儘管歐美各國開始陸續復工,不過,仍有 64% 的經理人認為經濟應該是 U 型或 W 型復甦,目前的漲勢雖然凌厲,卻是熊市反彈。
由於股市水漲船高,推升評價面,近八成經理人認為,目前股市評價面被高估,是自 1998 年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各國央行接力降息,高息時代已經回不去了,高達 67% 的經理人直言未來十年的股市年化報酬將介在 0%~5% 之間。
- Jun 08 Mon 2020 22:52
存款50萬買房只能當作夢?符合兩條件就能買
轉載 2020/06/08 【好房網News/王惠琳】
新鮮人初入社會工作,大多沒有能力買房,不是住家裡就是在外租屋,但工作時間久了,難免會產生「該繼續幫房東繳房貸嗎?」的疑慮,但動輒百萬、千萬的房價,往往又令首購族擔心是否負擔得起房貸。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自己目前在新竹園區附近租屋,租金7000元,從出社會到現在也租了快10年,自己年薪只有65萬元,存款50萬元,每月可存2.5萬元,不知以這樣的條件,若向家人籌借頭期款,能否買下2房總價大約750萬的房子?還是得繼續租屋?
- Jun 04 Thu 2020 21:43
渣打:75%台灣人恐面臨5成以上財務缺口危機
轉載 2020/06/04 【鉅亨網/郭幸宜】
渣打集團調查,兩岸三地民眾 60 歲時可望達到財富巔峰,其中,台灣受訪者 60 歲時預估財富巔峰值約 87.7 萬美元 (約新台幣 2622 萬元),其中有約 75% 受訪者將面臨財務缺口,與理想的財富目標有超過 5 成的差距。
根據渣打集團最新發布的《全球財富預期》調查,包括台灣、中國與香港等兩岸三地市場中,根據收入與資產現況、存款、退休基金及投資等多項要素,評估受訪者將在 60 歲時預期擁有的財富巔峰值。
- Jun 02 Tue 2020 22:13
顛覆房地產觀念!急著還房貸你就落伍了
轉載 2020/06/01 【房地王/盧振池】
以前的你大概都聽過老一點的長輩對你説過:「欠錢,不能欠過年!」、「欠銀行錢,要趕快還!」之類的話,但是現在的時代不同了,房價如此的高讓大部分的民眾去買房子時,不但會向銀行申請成數高一點、金額多一點的房屋貸款,甚至連還款的年限拉得很長、民眾不想太早還完貸款,都變成了時下房貸市場裡最夯的趨勢。所以,如果你買房子還在想著「20年房貸,是要還多久啊?!」之類的問題的話,那麼現在的房貸情況真的會顛覆你的想像!
- Jun 01 Mon 2020 22:14
申請勞工紓困貸款救急? 恐因小失大
轉載 2020/05/30 【591房屋網編輯部】
肺炎疫情重創各產業經濟,為了協助民眾周轉度過難關,政府陸續提供紓困金及勞工紓困貸款業務,其中勞工紓困貸款可貸到10萬元額度,但有些民眾申請貸款後,會擔心是否會影響到日後房貸承辦成數及利率。對此,銀行專員說明,勞工紓困貸款畢竟屬於借貸行為,因此會影響「房貸收支比」與「負債比」,進而間接影響到可貸款成數。
勞工紓困貸款 第2年起按月攤還本金及利息
台灣肺炎疫情雖趨緩,但對於經濟產業衝擊仍未停歇,為了幫助民眾避免陷入生計困頓之中,政府陸續推動一系列紓困補助與紓困貸款方案,包括首當其衝的觀光、運輸產業者每人最高可領到6萬元補貼;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則每人最多可一次領3萬元;像舉廣告牌、賣玉蘭花、流動攤商、個人接案等無勞保工作者,則每人可領1萬元。
而針對勞工紓困貸款方案,主要申請對象為受疫情影響的本國籍勞工,申請資格如下:
1.民眾必須年滿20歲
2.並要擁有近12個月內有6個月以上的勞保投保紀錄,或近12個月內有3個月以上的勞保投保金額23,800元
3.申請人票債信無異常(如繳款延滯1個月以上、強制停卡、債務協商,票據拒往),總分在60分以上就可以核貸
貸款方案內容則為:
1.每人最高10萬元
2.利率1.845%
3.貸款期限3年
4.貸款資金由銀行提供,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保證10成擔保
5.經銀行核貸者,勞動部將補貼首年利息。
勞工紓困貸款第1年前6個月為寬限期,勞工無須繳納本金,第7個月~第 12個月必須攤還本金,第2年起按月攤還本金及利息,目前已有35家銀行及信用合作社承辦。申請除了免繳納手續費之外,就算申請人提前還款,也無須額外繳納違約費,但如果貸款人積欠貸款本金達3個月,會停止利息補貼,銀行也會追回貸款人未償還的本金。
由於紓困貸款本身是作來應急用,勞工局人員說明,在申請時會請民眾切結「有受疫情影響」需要資金周轉,但不會嚴格追蹤資金使用,只能透過道德勸說的方式,因此基本上管不到申請人用途。
銀行人員也表示,若剛好受到疫情影響收入銳減,導致每個月要繳的房貸有困難,的確是可以先用紓困貸款應急,避免房子被查封;或是民眾本身卡債太沉重,比起卡債高利率,一次性把卡債繳完,因為第一年免息,第7個月開始攤還本金,第二年本息攤還,共36個月還完這10萬元。
計算下來所付出的利息總共只要1500多元,可以減輕民眾不少負擔,但畢竟紓困貸款是借貸行為,民眾運用資金前還是得先思考自身財力,把錢花在刀口上,才是謹慎理財之法。
- May 27 Wed 2020 21:46
你花多久時間還清房貸?一張表看各縣市屋奴人生
轉載 2020/05/26 【經濟日報/游智文】
內政部統計顯示,國人買房繳房貸時間愈來愈長,2010年第三季購屋人繳貸款190個月,不到16年,去年第三季已拉長268個月,超過22年。十年來繳房貸時間大增78個月,約6.5年。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近年銀行放貸條件偏向寬鬆,甚至連政策優惠房貸貸款年限都可達30年,其中還有寬限期3年,加上房貸利率頻創新低,許多人不急著把房貸還清,繳房貸時間因此拉長。
另外,房價短暫下修後,逐漸回到高點,面對當前房價居高不下,薪水偏低不調,愈來愈多人只好選擇30年、甚至40年房貸,拉長房貸時間,以減輕購屋壓力,也促使房貸還款期限拉長。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每季公布住宅貸款平均貸款期數,資料顯示,過去由於銀行承辦房貸以20年、240期(月)為主,且利率較高,許多人會提早還款,以減少繳息金額,10年前,2010年Q3全國平均貸款期限190個月,購屋人不到16年就會還清房貸。但隨房價上揚,貸款時間一路增加,2017年第三季來到252個月,最新公布的2019年Q3,已達268個月,超過22年。
- May 21 Thu 2020 22:15
金管會提三大注意事項 示警投資人勿借錢買保單
轉載 2020/05/21 【鉅亨網/陳蕙綾】
金管會今 (21) 日提醒,消費者購買保險時,就要保書的內容及財務狀況等均應詳實填寫,並審慎考量自身保險需求及評估自身保費承擔能力,金管會並提三大注意事項,提醒投資人避免以融資方式購買保單,以維護自身權益。
金管會說明,消費者倘若以貸款、保單借款、定存解約或終止保險契約等方式再購買保險商品,將暴露於更高的財務風險中,因此,消費者如果確實有籌措短期資金購買保險的需求,應注意三大事項:
一、 辦理保單借款時,應事先瞭解保單借款可能衍生的利息負擔、保險契約效力、保險理賠金額將扣除借款本息等權利義務關係,於借款期間並應隨時注意還本、繳息狀況及保單效力。
二、 終止保險契約,除保險保障中斷外,恐有使保戶承擔領回解約金低於過去所繳保費、健康險等待期重算、年齡增加、體況變差致保費提高,甚至有因違反告知義務或被拒保等權益損失情形之虞。
三、 如果貸款或解約金是用來購買投資型保險商品,這些商品的保險保障程度通常較低,投資損益亦由消費者自行承擔,所以,消費者更應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 May 12 Tue 2020 22:08
最新數據出爐 北市絕食買房時間再拉長
轉載 2020/05/11 【591編輯部】
內政部今(11)日發布2019年第4季全台及六都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及住宅價格指數,其中全台貸款負擔率為35.15%,房價所得比則為8.58倍,更進一步觀察,六都當中以臺北市貸款負擔率最高,高達57.11%,房價所得比來到13.94,上一季為13.73,有些微的成長。另外,在住宅價格指數方面,全台為104.14,較上季上漲0.55%。
北市房價負擔能力為「過低」等級
2019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台貸款負擔率為35.15%,較上季上升0.42%,與去年同季持平,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房價所得比則為8.58倍,較上季上升0.11倍,與去年同季持平,從長期觀察,本季貸款負擔率雖較上季上升,但仍是2016年以來第3低,房價負擔能力有逐漸提升的趨勢。
房價負擔能力指標是參考貸款負擔率及房價所得比2項指標,以衡量對房價可負擔的程度,數值越低表示負擔能力越高,內政部表示,本季因房價中位數較上季上漲,致貸款負擔率及房價所得比呈現上升的趨勢。
更進一步分析,六都當中以臺北市貸款負擔率最高,高達57.11%,房價負擔能力為「過低」等級;房價所得比一樣最高,來到13.94,也就是說需近14年不吃不喝才能在台北市買房,其次則是新北市的11.72與台中市的9.80,房價所得比皆高於全台平均。
- May 11 Mon 2020 19:16
紓困貸款拿來繳房貸 專家籲這幾點要留心
轉載 2020/05/08 【591房屋網編輯部】
受到疫情影響,不少人會問可以拿勞工10萬元紓困貸款來繳交房貸或房租嗎?中信房屋就分析,勞工紓困貸款是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勞工,因此如果因疫情而有繳納房貸或房租的壓力,當然是可以利用這筆貸款來應急,不過建議最佳的方式還是透過協商的方式與銀行、房東爭取降低繳納金額。
申貸前應先評估償還能力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這次的勞工紓困貸款方案只要有工作事實,即使沒有投保勞保也一樣可以申請,勞動部會以補貼方式提供申貸勞工第一年利息的補貼,前6個月寬限期,勞工無須還款繳息,自第7個月起開始攤還本金,第13個月起按月攤還本金與利息,貸款期間為3年,不過申請時還是要注意未來資金的償還能力,避免發生挖東牆補西牆的狀況發生。
- Apr 23 Thu 2020 22:42
買ETF,別當誤入叢林小白兔
轉載 2020/04/23 【鉅亨網/林奇芬】
近年ETF成為投資人熱門追逐商品,除了耳熟能詳的元大台灣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之外,近期還有二檔ETF爆紅。就是一度有下市危機的富邦VIX(00677U)與元大S&P原油正2(00672L)。這二檔ETF衍生出許多怪異現象,最終還讓金管會修改遊戲規則,暫時紓解下市命運。
從台灣市場的怪現象,投資人應該要認清,買ETF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如果沒有搞懂遊戲規則,下一次你還會深陷危機不自知。以下是買ETF前,你一定要先搞懂的五大眉角,別再當誤入叢林的小白兔了。
- Apr 22 Wed 2020 21:47
降息可否帶動買氣?房仲數據吐真相
轉載 2020/04/21 【591房屋網編輯部】
肺炎疫情嚴峻,重創全球經濟,央行日前因應情勢啟動降息,房仲統計央行過去5波降息房市表現,發現降息後一年,買賣移轉棟數全部成長,不過隨利率從天花板下降至地板,帶動房市買氣效果愈來愈不明顯,但低利環境與寬鬆銀根必然會造成資金流向資本市場,土地、收益型產品預料仍會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