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9/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
中央銀行3月會議決議利率連續11季維持不變,因新台幣長期低利,增加了客戶對外幣理財產品的投資意願。銀行業者看好外幣因利率較新台幣高衍生的商機,紛紛推出外幣優利定存專案,第二季起持續針對美元與人民幣新資金提供優惠,其中最高祭出2.8%美元與人民幣的優惠定存專案搶市。
凱基銀行財富管理處資深協理張冠雄指出,2019年3月在聯準會(Fed)鴿派政策下,利率保持不變,市場預期美國今年不會升息,且年底降息的機率比升息來得高,加上人民幣也有降準可能,建議民眾可趁勢布局外幣優惠定存。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不理財、財不理人實務篇 (1372)
- Apr 10 Wed 2019 10:57
外幣定存掀戰火 最高祭2.8%美元與人民幣優惠定存專案
- Apr 10 Wed 2019 10:47
存股族報稅 分合學問大
轉載 2019/04/09 【經濟日報/翁至威】
存股族今年報稅適用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可自合併計稅、分開計稅兩方式中,擇優申報。會計師提醒三大報稅關注重點,除了新制上路外,若採分開計稅,是否影響捐贈扣除額上限及同一申報戶必須採同樣申報方式,必須仔細斟酌最優方案。
勤業眾信會計師莊瑜敏指出,近年存股蔚為風潮,投資人精算存股績效的同時,隨之而來的稅負成本也必須留意。今年股利所得新制上路後,存股族可二擇一,採擇優申報。
兩種方式分別為合併申報或分離申報。合併申報是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並按股利8.5%計算可抵減稅額或每一申報戶可抵減稅額8萬元上限;分離申報則是股利按28%單一稅率分開計稅、合併報繳。
勤業眾信會計師謝秉璟表示,原則上綜所稅率適用5%、12%及20%者,選擇合併計稅方案較為有利;至於適用30%及40%的高所得者或大股東,則建議先行試算所得及各項扣除額後,再決定是否選擇採單一稅率28%分開計稅較為有利。
- Apr 09 Tue 2019 11:01
網路投保 幫你存第一桶金
轉載 2019/04/06 【經濟日報/楊筱筠】
壽險業者推行利變型保單,現階段網路投保正夯,包括台灣人壽、新光人壽等多家業者,都推網路投保利變型保單,吸引保戶目光。新光人壽指出,網路投保利變年金險由於投保方便、門檻不高,適合收入穩定但有限,想要累積人生第一桶金的小資族群。
以投保「新光人壽Up Cash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乙型)」每月繳交3,500元,且假設各年度宣告利率均為2.66%固定值試算,到第六年末就可以累積26萬5,204元。搭配刷卡繳保費的優惠,例如刷卡金回饋、保費分期零利率等,還可享有遞延繳款好處,降低保費繳納壓力,是許多小資族精打細算準備逐夢金的最佳選擇。
- Apr 08 Mon 2019 14:41
小資買高價股免驚 零股盤中交易 明年下半年上路
轉載 2019/04/05 【蘋果日報/林彤潔】
為吸引年輕人投入股市,金管會自去年開放定期定額買股業務,推升零股交易量在2018年突破400億元門檻,券商業者評估,明年下半年零股交易從盤後提前至盤中進行買賣,有望進一步推升交易量,加上明年第1季上路的逐筆交易,「明年的台北股市很熱鬧」。業者統計,零股交易2015年易量315億元,2018年增至近410億元,成長30.1%。去年零股交易最受歡迎的個股,為熱門股國巨,權值股鴻海、大立光、台積電也名列前茅。
- Apr 03 Wed 2019 10:22
防地雷 看老闆挑長線績優股
轉載 2019/04/03 【蘋果日報/財經中心】
大同旗下子公司陸續爆發財務危機,面臨下市,大飲也遭停止交易,再次提醒投資人長線投資選股重要性,最新1期《先探》投資週刊指出,永續經營與公司治理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若能為股東創造利潤極大化,更值得長期投資,而近期公布完畢的2018年業績,正好可作為選股參考。
《先探》指出,過去30多年來,台股歷經多次波動,有些公司成功轉型或是永保長期競爭力,但有些則因經營不善而下市;其最大關鍵在於經營者本身。以大立光為例,可說是台股在位最久的股王,創辦人林耀英憑藉深厚的技術底子,奠定大立光在塑膠鏡片的霸主地位,至今無人能撼動。目前接班的第2代林恩平,也依循創辦人的理念穩紮穩打,讓大立光競爭力不斷地壯大。
- Mar 25 Mon 2019 15:39
誘人 15金控股息幾3%起跳
轉載 2019/03/25 【蘋果日報/廖珮君】
受去年第4季全球股災衝擊,使壽險金控旗下子壽險公司都出現大幅未實現損失,無法上繳盈餘給母金控。法人圈研判,今年壽險金控現金股息恐都會較去年衰退、公股金控則反向走強,預估15家金控股今年合計配發的2018年現金股息,總金額約落在1500~1550億元左右,較2017年1620億元,年減4.5~8%。
- Mar 19 Tue 2019 11:24
存股族注意!股利所得申報怎麼選才划算 留意「94」關鍵數字
轉載 2019/03/18 【鉅亨網/郭幸宜】
5 月報稅季節將至,稅務專家提醒,今、明兩年股利所得稅制申報是採二擇一,也就是從「併入所得申報」、「分開計稅」兩種方式擇優申報,對於存股來說,到底哪個划算,稅務專家建議,如果全年股利所得低於 94 萬元者,可選擇併入綜合所得,如果是高稅率一族則建議可採分開計稅較為划算。
去年稅制優化改革,在股利所得稅制部分,改為合併計稅減除股利可抵減稅額,以及單一稅率 28% 分開計稅兩種,投資人獲配股利所得,可擇一申報,並於今年 5 月申報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時適用。至於兩個報稅制度,選擇哪個才划算,KPMG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理楊華妃表示,存股族可從全年股利所得是否超過 94 萬作為判斷基準。
- Mar 13 Wed 2019 11:01
報稅季倒數!五大新制不可不知
轉載 2019/03/12 【經濟日報/翁至威】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會計師游雅絜提醒,今年報稅有五大不可不知新制,包括綜合所得稅稅率調整、股利所得課稅二擇一、調高四大扣除額、基本生活費調高以及放寬健保費列舉扣除要件,納稅人務必注意自身權益。
- Mar 12 Tue 2019 13:01
外幣保單去年熱賣超過6000億元 分期扣款可分散匯率風險
轉載 2019/03/11 【鉅亨網/陳蕙綾】
金管會近期公布去 (2018) 年外幣保單最新銷售情況,全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達 6179 億元台幣,與前年相比大增 22%。其中投資型有 2398 億元,成長 54%;傳統型則為 3780 億元台幣,成長 8%;以近期受歡迎的美元保單為例,去年熱賣約 5294 億元台幣,佔比高達 85%。
中信金 (2891-TW) 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表示,利用外幣保單做資產規劃時,由於商品種類、繳費方式及幣別選擇多元,民眾可依照自身需求做規劃,若擔心外幣保單的匯率風險,建議可選擇以分期扣款方式來分散匯率風險。
- Mar 12 Tue 2019 12:51
這兩檔ETF近10萬名存股族最愛 善用加入債券ETF存債以分散風險
轉載 2019/03/11 【鉅亨網/陳蕙綾】
元大投信身為國內 ETF 龍頭,以元大台灣 50、元大高股息兩檔 ETF 最受歡迎,由於配息紀錄良好獲得市場肯定,兩檔受益人數都逼近 10 萬人,是國內存股族關注標的。對於重視收息的投資人,除了台股標的外,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建議,目前國內債券 ETF 投資標的多半投資於美國債券,因此可加入債券 ETF 分散風險,也同樣有機會享有配息收益,為資產組合加分。
自元大投信 2017 年初推出台灣首檔海外債券 ETF「元大美債 20 年」ETF,投資人不用透過複雜方式投資美國債券,在台灣就可透過 ETF 進行股債資產配置。從 2017 年元大美國公債 ETF 推出後,2 年來,債券 ETF 規模達到新台幣 4626 億元,占所有 ETF 規模 8524 億元達 5 成之多,其中投資等級債佔大宗,規模達 2400 億元,說明投資等級債很受歡迎。
- Mar 11 Mon 2019 14:33
自地自建可貸7成5 小建商新藍海
轉載 2019/03/10 【蘋果日報/洪子恩】
「自地自建」不再是有錢人專利!鄉下地區,自有土地者眾,尤其親情緊密的大家族,自力蓋房的需求甚大,近年市場也逐漸跳脫「有土地才能自建」的思維,過去建商不願賠本開發的零散小土地,如今卻成為業者的新標的,若由建商以企劃書合併,「買地自建」甚至有機會貸款到7成5,成為市場的新利基。
台中市政府的建照名單中,自地自建者就佔逾8成,從未退燒,經營不少自建案的築盟空間設計中心建築師鄭景升指出,自地自建在鄉下非常流行,屋主主要分兩類,一是傳產企業主,沒有資金壓力;二是家族自有土地,想以低預算住新房子,而自建除了能更貼近屋主需求,「成本通常都會比買建案便宜一半以上。」
- Mar 08 Fri 2019 14:53
留意轉租新法保障權益
轉載 2019/03/06 【房地王新聞/盧振池】
為了推動國內的租屋市場、提升包租(轉租)代管業者的服務品質、保障房客應有的權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日前公布「住宅轉租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的相關條文,內容明訂包租業者和房客簽訂岀租房屋的契約時,包括收取押金的金額、租賃期間、水電等費用負擔、損壞修繕費用、終止契約的做法等規範,全案將在今年6月1日起實施。
這些條文看似有保障到租屋客的權益,不過打算「先租屋、再購屋」或是「終生租屋、不買屋」的民眾要留意,條文裡面有許多未盡完善之處,容易衍生岀鑽法律漏洞的地方,所以如果已經儲蓄了足夠的購屋自備款時,還是要儘量咬牙買下房子,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比較妥當。
- Feb 25 Mon 2019 15:31
國際局勢解凍 新興市場投資回暖
轉載 2019/02/25 【蘋果日報/林彤潔】
去年新興市場受到國際紛擾,及美國升息影響,新興市場成為投資人的提款機,資金流回美國。但隨著今年局勢緩解,加上聯準會(Fed)近來發言偏向鴿派,新興市場再度成為投資人注意焦點。專家建議,此時可多元布局新興市場的基金,或者定期定額分散風險。
國泰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林秀璘表示,新興市場標的裡中國、香港權重超過3成。中國去年上半年內部去槓桿政策,加上6月開始貿易戰越演越烈,使得中國第4季GDP成長6.4%,全年GDP成長率降至6.6%,創下金融海嘯來的新低,拖累整體新興市場指數。
- Feb 22 Fri 2019 11:55
元大銀美元優利 年息3.15%
轉載 2019/02/22 【工商時報/朱漢崙】
農曆春節剛過,銀行也趁勢針對年終、紅包壓歲錢等應景財,祭出美元優存專案,其中,元大銀行本周推出的「美利優」美元定存專案,將限期4月底止承作,網銀只要1千美元、臨櫃只要5千美元即符合資格,資金不限新舊。
特別是倘若從他行匯入的外幣新資金臨櫃辦理,除免收外幣匯入匯款手續費,還可享3個月年息最高3.1%、6個月年息最高3.15%的優惠利率。
元大銀行表示,完善的資產配置,除了新台幣之外,外幣也是資產配置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且在聯準會升息之勢下,美元定存專案更是民眾新春理財的好選擇,不僅享有優惠利率賺取利息外,也有賺得匯兌收益的機會,達到雙重獲利的效益。
銀行提出美元優利專案概況
- Feb 21 Thu 2019 10:40
年終獎金分3包 償高利債優先
轉載 2019/02/21 【蘋果日報/王立德】
農曆年後最受上班族期待的就是績效獎金、分紅獎金發放,富邦集團建議,善用年終獎金掌握理財黃金時機,建議可將獎金分為3包,1包用來優先償還高利率債務;1包用來累積財富,還有1包用來犒賞自己或支應未來的支出。
- Feb 20 Wed 2019 11:25
第1次買台股就上手 優先挑內需股 存高殖利率股
轉載 2019/02/20 【蘋果日報/林巧雁】
農曆年後開紅盤,台股衝上萬點,對於還沒踏入股海的投資人,第1次投資台股要怎麼下手呢?投資專家建議先以小額金額或每月定期定額的方式買優質股票,如果真的不會選,也可以買台灣50 ETF(0050),一次買到績優的50檔股票。財經作家雷浩斯說,對於第1次投資台股的人,建議先從小筆金額開始練習,比如10~15萬元,風險不會太大,先學習經驗感受一下投資的氣氛,標的可先從日常生活類股買起,找殖利率高的當作長期存款。
定期定額買零股
投資達人周文偉(華倫)老師建議,台股新手可以用每個月定期定額的方式買零股,比如每月投入1000元、5000元,大約月薪的1/5,挑殖利率高的股票,還可以比較不同券商給的折扣優惠。假設1家公司的股價20元,1張股票2萬元,殖利率5%,買10張20萬元,報酬率就是1萬元。
周文偉說,成長型股票波動較大,一般保守投資人可能較難承受;有些公司股票則是波動不大,股價穩定,雖可能股價成長不大,但是發放的現金股息高,即使台股跌百點的時候也很抗跌,適合當作定存股,比如官股銀行。對初入股海的投資新手來說,他較不建議買高價的電子股。
投資組合方面,雷浩斯則建議,可以先買3~4支不同的股票,買自己可以理解的個股,新手不建議短期操作,等投資1~2年後,多充實財經知識,找尋市場上介紹淺顯易懂的投資台股書籍,3~5年後可開始投資知名公司,至少講出名字是人人知道、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大公司。
- Feb 19 Tue 2019 12:37
5銀行推高利定存 豐銀年息1.5%
轉載2019/02/19 【蘋果日報/廖珮君、財經中心】
過完年後紅包回存,各銀行搶推台幣高利定存,讓紅包「自動變大」。目前包括台新銀、滙豐銀、凱基銀、上海商銀及安泰銀等5銀行,都有台幣高利定存,其中滙豐銀存滿3個月年息1.5%,算是目前市場中,短天期定存較優者。
除滙豐銀有3個月定存,他行多為6個月以上專案。其中,台新銀採「階梯式台幣高息定存」,1年4期,存滿年息平均1.12%,上海商銀1年期給1.2%,安泰銀1年期1.35%,都屬長天期存款息較高者。另,凱基銀15個月存10萬元,給息1.2%,則是市場上天期最長的台幣高利定存商品。
- Feb 14 Thu 2019 10:34
一時手頭緊 3招避免保單停效
轉載 2019/02/14 【蘋果日報/王立德】
今年春節年假長達9天,不少國人出國旅行,慰勞自己過去1年的辛勞,情人節時與伴侶約會送禮通常也會大花一筆,或許剛過完年,手頭就緊了。此時如果又遇到必須繳交保費的時刻,荷包壓力大。
壽險業者建議,無論經濟有狀況或疏忽,每張保單都有一些方式可避免保障中斷或終止,如「保險費自動墊繳」、「減額繳清保險」、「變更繳別」等,保戶可以善加利用,不僅能度過一時資金壓力,也讓保單效力持續。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正如3C產品常有些防呆裝置,保單也有類似設計,可避免保戶因一時疏忽而造成保障中斷。
- Feb 01 Fri 2019 11:22
定期定額參與股債基金投資 善用小錢與時間複利養胖資產
轉載 2019/01/30 【鉅亨網/郭幸宜】
對於受薪階級的小資族來說,如果手頭可運用資金不多,又想要參與股債投資的話,不妨運用年終獎金,以定期定額方式參與股債基金投資,透過每個月定期定額方式,利用小錢與時間複利,慢慢養胖資產。
投資基金主要以「單筆投資」與「定期定額」兩種,理財專家建議,對於上班族來說,可透過每個月固定扣款的方式定期定額的方式,挑選投資標的由專業經理人幫你操盤投資,而拿到年終獎金後,建議先檢視保險、負債後,再將剩餘金額用來單筆投資。
- Feb 01 Fri 2019 11:13
年終三分法+存本取息法 養大年終獎金
轉載 2019/01/29 【鉅亨網/陳蕙綾】
迎接歲末年終,忙著辦年貨、大掃除、換新鈔之際,也別忘了可以好好規劃自己的年終獎金,銀行業者建議可以「年終三分法」將年終獎金平均分成三份,做好資金管理,其中,核心配置可以選擇具備「存本取息」概念的基金和保單投資。
台北富邦銀行表示,年終獎金落袋,不論領多少,都應將這筆錢做適當的分配和規劃,所謂「年終三分法」,就是將年終獎金平均分成三包,一包用來優先償還高利率債務;一包用來理財累積財富,無論保險、基金、美金定存,在年末都有很多限時加碼的優惠,可以趁此好時機投資,掌握紅包行情;還有一包用來犒賞自己或支應年節期間的支出。
其中,投資理財部分,北富銀表示,調查發現,有超過 6 成的男性選擇股票作為投資理財工具;女性則以保險商品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