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2/04/14 【中國時報/洪凱音】
俄烏戰火長達50天,國內通膨壓力持續升溫,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至3.27%,創9年半來新高;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昨表示,全年經濟成長率保4%應該不成問題,不過,能源價格上漲、通膨壓力增加,今年痛苦指數可能突破6%。資料顯示,這是近10年新高。
朱澤民昨在立院財委員進行專案報告時指出,去年CPI年增率為1.96%、失業率為3.95%,因此去年痛苦指數為5.91%;但今年的最新預測,全年失業率將落在3.6%、CPI上修至2.48%,這兩個數字算起來,今年的痛苦指數可能會突破6%。
痛苦指數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加上失業率所得的結果,高物價、高失業率對民眾生活來說,都會增加經濟上的壓力,因此,相加所得的數據愈高,意味民眾生活愈痛苦;若今年痛苦指數來到6.08%,將是自民國101年、指數來到6.18%後,近10年最高的一次。
近年來痛苦指數一覽表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財經焦點資訊 (857)
- Apr 15 Fri 2022 08:05
痛苦指數恐破6% 近10年新高
- Apr 14 Thu 2022 08:33
還有6張「防疫保單」可買! 確診+隔離「最高賠9萬」
轉載 2022/04/13 【ETtoday財經雲/陳依旻】
本土暴增逾700例,「防疫保單」再掀一陣瘋搶,保險公司基於風險考量,紛紛停賣相關防疫保單,截至今天下午為止,防疫保單有6張可買,不過,中國信託產險「防疫新生活」(保費427元,隔離1萬元、確診2萬),晚間也宣布防疫系列的保單緊急停售,只剩下疫苗險可以投保,所以,明天起,「只剩5張防疫保單可買」。保險達人劉鳳和今(13)日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這5張保單,確診最高賠5萬,相關特色如下:
- Apr 12 Tue 2022 08:04
打炒房再+1 預售屋紅單轉讓擬課房地合一稅
轉載 2022/04/07 【591房屋網編輯部】
打炒房再出招!內政部自去年7月已禁止預售屋紅單轉售,然而近期329檔期稽查時,仍查獲不少違法情形。對此,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考慮將紅單交易納入房地合一稅課徵範圍,且將回溯至去年7月起查獲案件一律適用。另一方面,行政院會也在今(7)日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對於炒作哄抬,免去最高3年刑責,改採開罰5千萬元罰鍰。
違法紅單將回溯課稅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雖然自去年7/1起,內政部就禁止紅單轉售,但近期329檔期聯合稽查中仍舊查獲不少違法紅單交易。對此,財政部長蘇建榮近期首度表態,考慮將紅單轉售也比照預售屋換約交易,併入房地合一課稅,以遏止炒作,後續會再與內政部討論。財政部官員表示,跨部會有一致性見解時,會發函給國稅局或發布解釋令,且不會另訂日出時間,將回溯至去年7月起查獲案件一律適用。
不過,針對違法紅單該如何課稅,實務上各國稅局見解不一,有些認為應視為財產交易所得,併入所得稅申報,個人最高稅率40%、營利事業最高20%;有些則認為應視為房地合一案件,個人、營利事業最高稅率皆為45%。
- Apr 08 Fri 2022 07:09
打炒房拍板 恐掀轉售潮
轉載 2022/04/08 【聯合報/何醒邦、侯俐安】
為遏止預售屋炒作亂象,內政部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行政院昨天通過草案,除配偶、直系、二親等或特殊情形,將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同時將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五千萬元罰鍰。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說,期待的效益是近年排隊炒房、揪團炒房現象「要消失」。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包含「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購屋」、「解約申報登錄」等,將函請立法院審議。其中業界最關注「預售屋禁止換約」何時上路,目前已有投資客「少賺求出場」,而在法案上路前,估計一些賣壓沉重的區域,還會有恐慌性殺盤。
永慶統計,去年全台預售屋價量齊揚,交易件數約九萬多件,年成長百分之卅五,總銷金額突破一點二兆元,六都加新竹縣市預售屋平均總價全面突破千萬元門檻,其中又以台中與高雄的總價和單價漲幅最高,年漲幅約二、三成。
- Apr 01 Fri 2022 07:36
租屋族福音! 政院砸3百億擴大租金補貼
轉載 2022/03/31 【591房屋網編輯部】
受物價與租金雙漲影響,為了減輕租屋民眾生活負擔,行政院長蘇貞昌31日宣布「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將租金補貼戶數從目前12萬戶,大規模提升補貼戶數至50萬戶,並對初入社會單身青年、新婚夫妻、育兒與社會經濟弱勢家戶的補貼金額給予1.2~1.8倍加碼,總經費也從目前每年57億元增加至300億元,並自7月開放申請。
- Apr 01 Fri 2022 07:08
拍定青安房貸僅升半碼 首購族享1.525%市場最低價
轉載 2022/03/31 【經濟日報/廖珮君】
據透露,行政院已拍定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利率,將僅調升半碼(0.125個百分點),一段式青安房貸將從1.4%略升到1.525%,且溯及既往到央行升息牽動郵局調高利率的今年3月23日起到今年底止,新舊戶全部適用,為期9個月。
但之後央行若持續再升息,是否就維持1.525%不動?知情人士表示,這部分將等央行升息之後再做討論。拍定僅調升半碼後,青安房貸利率1.525%將是房貸市場最低價,比公教人員房貸息1.56%還低。
- Mar 31 Thu 2022 07:05
投資客再見 預售屋換約30萬免稅額大減
轉載 2022/03/30 【591房屋網編輯部】
投資客當心了!國稅局近日針對預售換約的移轉費用有新認定,過去市場是以「總價的3%或者30萬元取其低」,等於有讓30萬的免稅空間。不過新方案指出若沒有提示單據,則採「已付款項加上獲利的3%」作為成本,對於自售或仲介費用不到30萬元的個案,要繳得變得更多。房仲業者也認為,看得出各部會都想盡辦法避免市場出現投機空間,預售市場在短期投機退場後,整個市場會漸趨穩定。
- Mar 30 Wed 2022 07:12
最高上限擬訂1.56% 青安房貸利率 可能部分調高
轉載 2022/03/29 【工商時報/朱漢崙】
據透露,青安房貸利率原本「全面凍漲」的方案出現反轉,在考量應讓銀行有合理的資金成本負擔、國庫補貼的合理性,及必須和央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同方向同步調等三大考量下,青安房貸利率可能採取「部分調高」的方式定案。
目前最有可能的作法是以一般的首購房貸起跳利率1.56%為青安房貸利率反映央行升息幅度的上限,超過的部分再由行庫吸收,且到下次央行升息時,會再評估利率調整的方式。
根據財部的最新統計,青安房貸的貸款餘額約6千億元。相較於其他部會,例如勞動部直接用利息補貼銀行讓勞工紓困貸款利率凍漲,倘若青安也要凍漲,國庫編列補貼預算勢在必行,但現在編列預算,要到明年才能使用。因此政院傾向朝「不完全吸收升息幅度,但仍會比一般房貸便宜」的方向思考。
- Mar 28 Mon 2022 15:19
台經院示警高物價「現在有點麻煩」 CPI年增率恐衝3%
轉載 2022/03/25 【經濟日報/葉卉軒】
俄烏戰況持續僵持,干擾全球貿易與供應鏈運作,促使能源與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走高,加重全球通膨壓力,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25)日表示,若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飆升到3%不要意外,他並預估低物價時代已回不去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台經院今(25)日發布最新景氣動向調查,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呈現下滑。 圖/台經院提供
台經院今(25)日發布最新景氣動向調查,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呈現下滑。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未來經濟發展不脫離七個字:「俄烏、疫情、聯準會」,而我國高物價主要是受到進口物價的影響,但如果薪資上漲能夠超過通膨就不用太過擔心,也能降低民眾的痛苦感。
不過,張建一提醒,高物價問題「現在有點麻煩」,因為這次的物價上漲不只是需求面造成,供給面也影響了,也不單純只是貨幣寬鬆政策所致,未來不確定因素真的非常多,也預期台灣未來幾個月的通膨壓力會比較高,CPI年增率可能會到2.5%,若上衝到3%也不要意外,而國際原油價格則是主要因素。
張建一指出,2月底俄烏戰事開打,對於3月的物價影響很大,包括油價、外食都受到衝擊,預期3月CPI年增率有機會衝破3%。因此,央行日前升息1碼大家多意外,而升息對某些族群有好處,對另一族群也有壞處。不過,通膨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一定要處理。
- Mar 22 Tue 2022 07:05
負擔好大!全台雙貸族33.8萬人創新高 平均房貸504萬元
轉載 2022/03/21 【經濟日報/朱曼寧】
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同時身揹信貸與房貸的人數,全國共有33.8萬人,創下2012年統計以來的新高,而雙貸族平均房貸金額為504萬元,平均信貸金額為88.2萬元,金額也雙雙創下新高,尤其近日央行宣布升息一碼,習慣低利環境的雙貸族,每月還款負擔將因此而增加。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2014~2018年雙貸族數量維持在28~29萬人,但隨著房市景氣落底復甦而逐漸增加,去年10月首度突破33萬人,房市越熱雙貸族的數量越多且金額也越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在央行提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前,有些銀行提供條件較好的民眾,信貸加房貸的貸款方案,補足民眾自備款的差額,不過在央行緊盯房市後,現在這類型的方案相當敏感,有些銀行已經暫停推出。
- Mar 21 Mon 2022 06:55
央行升息1碼 公股行庫房貸戶最快4月中旬起繳款增加
轉載 2022/03/19 【 Yahoo新聞/莊儱宇編輯 】
央行升息1碼將連動房貸利率調整,目前一銀、合庫等公股行庫仍在估算中,強調最快4月中通知客戶適用新利率;不過有銀行主管試算,若足額反映1碼,房貸利率恐從1.31%來到1.56%。若以30年期來看,採本息平均攤還法,如果民眾貸款金額為1000萬元,1年增加利息支出約1.4萬元。
央行17日宣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調升至1.375%,各公股銀行密切開會討論存放款利率調整,其中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合庫銀行、土地銀行等宣布調升牌告利率且大多為足額反映,調整後利率並將自下周一(21日)起實施。
- Mar 18 Fri 2022 07:01
睽違10年 央行宣布升息1碼
轉載 2022/03/17 【聯合報 / 戴瑞瑤】
央行今舉行今年首場理監事會,啟動睽違10年的首次升息循環,從明天起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政策利率調高到1.375%。
楊金龍在去年十二月理監事會就對外表示,今年貨幣政策會朝向緊縮,主要考量是通膨,央行衡量升息的三條件:通膨上漲情況、受疫情影響的內需產業復甦情況、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央行今啟動升息,代表三條件都具備。
央行表示,全體理事一致同意調升政策利率0.25個百分點,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雖然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可能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惟考量近期俄烏衝突導致全球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揚,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大,CPI年增率連續數月高於2%且將持續至本年第3季,核心CPI年增率亦上升,國內物價漲幅持續居高。
- Mar 16 Wed 2022 07:06
一去不回頭 2月租金指數再創新高
轉載 2022/03/15 【591房屋網編輯部】
全台租金指數持續創高,根據「ETtoday」報導,全台租金指數今年2月來到105.25,租屋族的壓力可說是越來越大,其中又以南部漲幅最大,年增約1.15%,其次是中部地區約0.83%,北部地區0.71%。專家表示,近年房價持續攀升,許多準買方只能轉租,加上近年稅費成本增加不少,租屋市場本就供需失衡,以目前實價登錄無全面揭露的情況下,實際租金飆漲幅度可能超過官方想像。
- Mar 15 Tue 2022 07:16
央行抗通膨 上半年鐵定升息
轉載 2022/03/14 【經濟日報/陳美君】
中央銀行將於本周四(17日)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包括永豐金控、台新金控、國泰世華銀行等三大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均預測,央行總裁楊金龍鐵定會在今年上半年啟動睽違逾十年的首次升息,不只如此,央行3月也將加碼打炒房力道、宣布第五波房市信用管制。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受訪時指出,永豐金預測,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56%、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23%。主計總處日前公布,2月CPI年增率2.36%,連七月超過2%,通膨壓力持續升高。對於本周四央行是否升息,黃蔭基表示,「升息機率正在增加,3月升息是一門藝術,不過,央行愈早升息愈好」;他認為,央行今年將升息三次,每次幅度均為半碼(0.125個百分點)。
台新金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約4.2%、通膨率2.2%,本周四央行很可能升息半碼,但也不排除一次升足1碼可能性,因目前經濟形勢已基本滿足楊總裁提出的「升息三要件」,去年底也曾宣示今年將適時調回2020年降息的1碼,本次理事會應會跟隨聯準會同步升息。他認為,央行今年有二次升息機會,每次半碼至1碼,若聯準會緊縮步調加快,全年央行升息幅度可能超過1碼。
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俄烏戰爭衝擊下台灣通膨升溫,今年經濟成長恐下修至3.5%~4%、面臨保「4」危機,通膨率也將超過2%警戒線。他認為,台灣其實有升息本錢,加上面臨輸入性通膨壓力,主要機構均預測今年通膨將突破2%,且「台灣輸入性通膨問題,未來三個月都不會解決。」因此,3月會不會升息,端看央行是否「夠自信」,還是憂心俄烏衝突不確定性,行事更謹慎,延至6月才調升利率。
- Mar 11 Fri 2022 07:13
央行擬祭新房市信用管制
轉載 2022/03/11 【經濟日報 / 陳美君】
炒房客注意了,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10)日預告,下周四登場的央行理監事會議上,很可能推出第五波房市信用管制,其中,針對漲幅較高的區域採取第二戶房貸成數控管,被央行列為加碼管制的選項之一。
楊金龍昨日赴立法院報告,賴士葆、郭國文等多名立委關注央行房市信用管制問題,楊金龍回應,央行下周四的理監事會議上,確實會討論房市信用管制措施。
賴士葆表示,韓國大選結果是由在野黨勝出,關鍵在於韓國房價飆漲,台灣目前也充斥著「買房抗通膨」的標語,包括央行在內的財經部會採取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對房價的抑制效果非常有限,是否有可能再祭出民國99年,央行採取過的熱區選擇性信用管制, 針對漲幅特別高的區域,限制第二戶的貸款成數?
楊金龍坦言,央行房市管制確實還有精進的空間,委員提出的小區域信用管制,也會列為其中一個政策選項。楊金龍還說,當初央行針對台北市、新北市某些漲幅很大的區域,祭出房貸第二戶的限貸措施,效果非常好,「這個會是我們的選項。」
楊金龍表示,台灣的房價與股價上漲,其實都有基本面因素。近期房價上漲是全國性,央行不動產貸款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實施期間可能會更長,且尚有精進調整空間。
- Mar 08 Tue 2022 22:00
2月份物價指數2.36% 主計總處:目前沒有停滯性通膨問題
轉載 2022/03/08 【ETtoday財經雲/余弦妙】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8)日公布2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較上月漲0.01%,經調整季節變動因素後漲0.34%,較上年同月漲2.36%,這也已經是連續7個月CPI突破2%;外食費年增率4.8%,更創13年來最大漲幅,通膨壓力持續升高。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中顯示,受到油料費隨國際油價走高,加以水果、蔬菜、外食費、肉類、機票及房租上漲所致,且今年除夕落在1月(上年在2月)所產生的暫時性漲價因素(如保母費等部分在春節前援例加價之服務費)至2月已消退,及通訊設備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菜水果,漲2.03%,再剔除能源後之總指數(即核心CPI),漲1.65%。
而在7大類統計中變動較大為,教養娛樂類漲0.98%、食物類漲0.50%、交通及通訊類漲0.47%;而在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民生物資中,雞蛋的漲幅為29.1%,創下35個月以來的新高;另外受到國際物價影響,麵粉、調製麵粉漲幅達5.77%,為122個月以來新高;麵包漲5.16%,為49個月以來新高。
- Mar 04 Fri 2022 07:37
買房難 全台5年房價漲幅為薪水3倍
轉載 2022/02/25 【591房屋網編輯部】
近日社群媒體上流行PO出5年前的自己,不少人都感嘆回不去!不過回不去的其實還有房價,「591實價登錄」統計5年前全台房價,對比2021年,5年間全台平均漲幅超過3成,六都中又以台南市漲幅逾4成居冠,更進一步與行政院主計處公布每月平均總薪資對比,薪資5年來卻僅成長1成,全台房價成長速度約為薪資3倍,顯示賺錢速度明顯跟不上飆漲的房價,受薪階級想靠自己購屋可說是難上加難。
5年間房價增加3成 薪水只成長1成
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5年前全台房價,2017年全台房屋單價約20.1萬元,而2021年房屋單價已上漲到26.7萬元,增幅達32.8%。不過若是與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每月平均總薪資對比,薪水5年來又增加多少?2017年每人每月平均總薪資為49,989元,2021年則成長至55,754元,增加11.5%。也就是說2017年至今,房價增加3成,然而薪水只成長1成。
- Mar 03 Thu 2022 07:53
戰爭危雲籠罩! 2月房市信心指標暴跌
轉載 2022/03/01 【591房屋網編輯部】
受烏俄戰爭衝擊,根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1日發布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數為73.19點,降至8個月新低,其中分項指標中的「物價水準」、「投資股市時機」、「購買耐久財」則呈現下降;此外,與房仲業者合作編列的房地產的指標「購買房地產時機」更暴跌8.05點。對此,學者認為,由於俄烏戰爭引發民眾對於台海危機的聯想,連帶波及對股市、房市信心,顯示信心面已經受到影響。
- Feb 25 Fri 2022 07:36
房價真的回不去 國內營建成本三年增15.8%
轉載 2022/02/22 【591房屋網編輯部】
還在等房價跌?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與房價息息相關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與三年前同期相比飆漲15.8%,進一步觀察,包括機電、水泥及金屬等類別更是紛創新高,雙雙飆漲2~3成。官員指出,國內近年因台商回流、半導體興盛讓工程需求大幅增加;加上國際金屬、鐵礦等基本原物料受疫情影響成本大增,都讓整體支出持續上攀。學者直言,成本反映售價,這波物價漲潮下,業者若不想賠錢,勢必得調漲售價因應,加上房市需求未有減緩,自然拉抬房市價量齊揚。
- Feb 18 Fri 2022 11:26
加薪被通膨吃掉!實質薪資倒退 五年來首見
轉載 2022/02/18 【經濟日報 / 葉卉軒】
受物價高漲影響,去年我國實質薪資倒退;主計總處昨(17)日發布2021年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1,422元,較2020年的41,437元減少,年減0.04%,是五年來首次負成長;可見國人去年薪資成長都被通膨吃掉,實質購買力下降。
在受僱勞工薪資結構中,「經常性薪資」扮演重要角色,包含本薪及月津貼等,也就是一般慣稱的月薪;至於「非經常性薪資」包含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兩者合計即為上班族領到的總薪資。實質經常性薪資及總薪資則是剔除物價因素後,代表勞工實際能用來生活的薪資。
物價漲得凶,導致去年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呈現五年來首次負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去年確實受到物價影響,但去年實質總薪資53,445元,年增0.96%,連五年來都是正成長,代表實質薪資購買力還是維持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