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2/09/01 【聯合新聞網/李雪雯】
儘管筆者之前寫過不少文章,大談高配息金融商品對理財大眾的「不利」與「危害」,但是三不五時,仍然會不斷被讀者詢問「各種高配息商品能否投資」?
話說上個星期,筆者才跟一位媒體朋友,一一細數這二十多年來,國內投資人「虧很大」的金融商品—從連動債相關商品(銀行的結構債商品,或是連動債保單)、雙元貨幣(投資人換到的,永遠是利率高,但匯率跌的那一個貨幣),一直到包括許多類全委保單也紛紛連結的高收債商品(特別是高利貨幣的南非幣、澳幣等)…等。其中的共同特色,就是「(高)配息(至少,比銀行定存要高)」。
當以上國內投資人頻頻虧損的慘痛教訓還未撫平之際,如今市場上,卻依然有非常多的所謂「投資專家」,持續以「配息」做為投資標的選擇的唯一關鍵,更進一步讓投資大眾以為,這種「以配息為投資唯一標準」的方式,是正確無誤,且值得學習及長期為之的。
正由於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配息高」的投資理論當道,目前凡是有配息的標的,無論是股票、債券、基金或ETF,全都成為國內投資人競相追捧的標的。然而,正是因為國人持續執著於「高配息」這個念頭不放,也是筆者認為,投資人會不斷落入虧損(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沒有賺到應該賺到)的最大關鍵。
套句佛經裡的說法,釋迦牟尼佛體悟到眾人之所以有各種痛苦(生老病死苦、愛離別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就是因為心有分別、執著所產生的業障,讓自己不斷落入六道生死輪迴、永受其苦。所以,凡夫若是想要離苦得樂,最要緊的就是有所體悟,並戒掉心中所有的執念。
筆者並非研究佛經或佛學的專家,卻深深覺得這段說法,正點明了許許多多投資理財大眾,之所以頻頻虧錢(或不賺錢)的最大關鍵,就是執著於投資商品的「配息」功能的有無,而忽略了投資商品的價格波動風險,讓自己的投資落入「可能賺到利息,但嚴重賠上價差」的結果。
事實上,從早期「保本兼保息」的連動債,一路到(高利率貨幣計價)高收債「價差與配息都賺」的光環破滅之後。近來,這個投資潮流,已經換到「高配息股」及「高配息ETF」的身上了。
只要翻開各媒體報導,不但充斥著「存高配息股或ETF」的成功案例,更有不少的專文都教導民眾「買買買、不要怕它會下市或變成壁紙,越跌反而越要買」的策略,以便能幫自己打造一個「財庫永遠不空」的長期飯票。然而,許多投資人都忘了,眾人都吹捧的投資方式,不一定是經過數字實際驗證後的有效策略,至於眾人都瘋買的標的,恐怕也不一定能跟長期獲利畫上等號。
以下,是筆者再次採訪教授財務學、深知高配息金融商品的問題,也不斷呼籲及提醒國內民眾在投資時,一定要遠離及避開此一錯誤迷思的政大教授周冠男,專選高股息金融商品來投資的4大問題(缺點),值得投資大眾謹記在心:
一、「存股」或「配息」會讓人誤以為,它像定存一樣安穩。「存股」這個名詞,實際突顯出投資人的一種鴕鳥心態。理由是:它容易讓人聯想成「存款」一樣的毫無風險可言。事實上,不論是配息的是股票、ETF或債券,它就是不折不扣的投資。而唯有正名為「投資」,也才能讓投資人看到它真正該有的風險,不會再誤以為這種投資「一點風險也沒有」。
二、一籃子股票或ETF也許會比單一股票安全,但並非毫無虧錢的風險。由於「單一公司有可能破產,但ETF會換股」,所以,投資ETF的風險,遠低於投資單一個股。然而,儘管ETF會不斷汰換投資組合內的標的。但在投信正式汰換掉表現差,或是不符合投資策略的標的之前,投資人一樣會因為其股價的下跌,而遭受到投資損失。只是,其損失的幅度,可能只限於其在被汰換之前。
三、投資總報酬率永遠低於「所領配息」+「資本利得」。投資人千萬不要只因為「有拿到配息」,就應該感到高興。因為,投資的總報酬,應該同時包括「配息」及「資本利得」兩項。且已有實際的統計驗證,「高配息的股票」就等於「低股價成長」(相關數據請見「《「我是有錢人」迷思665》高配息ETF真的值得投資嗎?!」這篇專欄: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6374780)。
不否認有些族群(例如退休的人),的確是需要固定的現金流。然而,投資不能只看「有否固定現金流」的需要,而應該要把稅負的因素考量進去。「特別是台灣目前沒有資本利得稅,且對於稅負高的人來說,更不應該選擇有配息的標的。如果台灣投資人,連定期主動贖回都不願意,那麼,誤信『高配息』標的後卻虧錢或不賺錢,恐怕只能說是『剛剛好』而已」。
四、高轉換費用成本,會吃掉投資人一定的獲利。以前兩個星期,某檔高配息ETF「在34檔投資組合中,一次汰換掉了24檔標的,等於換掉了8成的原持股」為例指出,這已嚴重突顯出兩大問題:其一,單純因為配息低而汰換的標的在學理上,並無法證明之後的績效表現一定較差;其二,轉換標的的下單機構,就是另一個影響投資人收益的利益衝突來源所在。
因此,投資人在比較費用成本時,不能只看管理費用,而應該是看「總費用成本」。因為,後者就包括了轉換標的的交易成本。目前在台灣,這費用有可能高達4%~5%、非常驚人。且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國內投資人的是:不要以為被動式的ETF,成本就一定比主動型基金要低。
最後,筆者只想引述周冠男老師的一句話,做為本專欄對投資大眾的提醒: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投資人都喜歡聽故事,卻完全不愛聽統計及數字的真實結論。但是,如果投資人想要真正獲利,千萬別相信業者或媒體所塑造出來的故事,而應該要相信統計及數字」。個人真心期望,國內投資人別再被美好的故事,誤信了不能讓自己賺錢,或是更糟的虧損結果的說法才好!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