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9/04/25 【蘋果日報/廖珮君】
銀行理專為了衝業績賺佣金不擇手段,危害客戶權益弊端頻傳,《蘋果》獨家披露,金管會金檢發現,有理專勸誘客戶將房子抵押貸款去買投資型保單,同時為規避「禁止借錢買保單」法規紅線,還特意將客戶貸出的錢先撥到其他銀行,再轉匯扣繳保費的帳戶供保險公司扣款,繞道製造「斷點」。據了解,金管會檢查局已將違規的業者送交銀行局及保險局,再由各局視情節輕重做出處分,違規業者在10家以下。金管會也將在明(26日)銀行總經理聯繫會議上,就此事向全體銀行總經理做宣示,要求各銀行注意、勿踩法規紅線。
資金繞道製造「斷點」
銀行局長邱淑貞昨表示,依現行規定,銀行不能勸誘客戶借錢買投資型保單,這是沒做好KYC(了解你的客戶)或是銷售不當,這些都和銀行內稽內控有關,若有違規就會視情節做處分。過去銀行銷售不當,都是以違反內控規定做處分,罰鍰是200~1000萬元,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銀行法》修正案,最高罰鍰已提高到5000萬元,換言之,一旦情節嚴重,銀行業恐怕不是被罰個幾百萬元就了事,而是幾千萬元起跳。
檢查局是在2018年做銀行保經代專案金檢時,發現有6大缺失,其中行員最常勸誘客戶「借錢買保單」,只要民眾來辦房貸、甚至是來諮詢「以房養老」的商品,最後卻莫名其妙買了投資型保單,因為情況太過「常見」,引起金管會注意。依「投資型保險商品銷售自律規範」,禁止業者鼓勵或勸誘客戶以借款、舉債來買投資型保單;再依「壽險業辦理保單借款自律規範」也禁止勸誘客戶以保單質借來買新保單。
最高罰鍰達5000萬
但檢查局卻發現,銀行保經代人員或理專,為了賺佣金,經常勸誘客戶借錢,或祭出其他優惠辦法,誘導客戶將資金投入保單;也發現有保戶持續以保單借款、再去買新保單的高槓桿財務操作方式。其中勸誘客戶借錢買保單有3大態樣。首先是當客戶來諮詢「以房養老」商品時,行員反而鼓勵客戶改辦房貸,將房子抵押借錢出來、去買投資型保單,並宣稱投資型保單有一定收益還有保障,既可以達到「月月領」的目的,還可能比「以房養老」更好。
其次是勸誘客戶「以房套利」。檢查局官員指出,檢查發現客戶辦房貸獲得資金時,行員誘導客戶買投資型保單,或替客戶將抵押房子的錢,撥款到其他銀行、再匯回該保險公司扣繳保費帳戶做扣款。檢查局官員透露,追查「放貸金流」時,發現竟有行員自己替客戶製造「資金斷點」,將「借錢」繳保費佯裝成「存款資金」去扣保費,規避「禁止借錢買保單」規定。
最後,也發現有銀行授權主管,用定存解約利息免打折的優惠措施,勸誘客戶買保單。依一般規定,定存解約利息都要打8折,免打折買保單,猶如「鼓勵」民眾多買投資型保單。
以房養老變成買保險
除勸誘客戶借錢投保外,檢查局也發現保經代業務員的報告書未據實填寫,主要有2大缺失,一是保費實際來源是客戶向銀行申請房貸的撥款,保經代業務員報告書卻寫成「多年儲蓄」。
二是因為銀行理專沒落實了解民眾對商品的適合度,業務員報告書所記載的客戶投保時年收入與客戶申辦房貸時的授信申請書不一致。此外,這次檢查也發現,有保戶持續以保單借款、再去買新保單的循環財務槓桿操作的方式擴大信用,而銀行端也沒確實了解行員是否有誤導或勸誘的狀況。
金管會官員說,上述6大缺失,除了辦「以房養老」變成買保單,以及不停將保單質借再買新保單屬個案外,其他都是常見缺失,希望透過總經理聯繫會議,提醒各銀行勿誤踩法規紅線,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財經焦點資訊 (857)
- Apr 25 Thu 2019 10:12
《蘋果》獨家 破解無良理專洗腦話術 誘客戶押房買保單
- Apr 02 Tue 2019 10:29
今年綜所稅5大變動 4大扣除額調高最有感 生活費調高有利小資 三代同堂省稅26900元
轉載 2019/04/01 【卡優新聞網/張家嘯】
個人綜所稅申報將於5月展開,由於所得稅優化方案及多項租稅優惠措施,今(108)年報稅有5大變動,分別為「最高稅率調降」、「4大扣除額調高」、「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基本生活費差額」、「健保費扣除規定放寬」等,納稅人須多加留意,以維護自身相關權益。
今年度最高稅率級距由45%調降為40%,且4大扣除額皆調高,包括標準扣除額每人12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每人最高20萬元、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20萬元、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每人2.5萬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每人12萬元。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以5%稅率級距來試算,若為1人的小資族,今年度報稅相較去(107)年可省下5,100元;單親家庭育有1名5歲以下幼兒,今年度相較去年省稅9,850元。
- Mar 20 Wed 2019 10:50
減少投資型保單爭議 金管會要求3大保護措施 停利停損通知確實執行 自動執行掃描QR條碼
轉載 2019/03/19 【卡優新聞網/張家嘯】
台灣民眾愛買保單,尤其針對理財需求,越來越多人都會購買投資型保單,但往往在投保後,卻發現與自己當初設想不同,當出現虧錢時,爭議事件屢屢出現。為維護保戶權益,金管會近期要求保險公司實施三項保護措施。
根據統計,去(2018)年投資型保單的新契約保費達5,034億元,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的36%,顯示投資型保單已是許多民眾的理財工具之一。金管會表示,依現行規定,保險公司至少「每季」要將投資型保單的帳戶資產投資情況,通知告訴保戶,但有些保戶沒有特別注意,導致可能虧了2、3年後才發現,引發後續許多爭議。
- Mar 05 Tue 2019 12:56
美元保單利率調降 開第一槍
轉載 2019/03/05 【經濟日報/葉憶如】
去年各保險公司紛以高宣告利率為美元保單賣點,此商業競爭手段,引來金管會緊盯,2月部分壽險公司接續凍升利率,3月則有中國人壽「鳴槍開降」,率先調降躉繳美元利變壽險利率,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從4%降為3.98%,其他保險公司會否跟進調降,市場及保戶高度關注。
- Mar 01 Fri 2019 11:12
銀行房貸 金檢揪四缺失
轉載 2019/02/28 【經濟日報/邱金蘭】
金管會盯上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金檢發現銀行房貸業務四大缺失,包括分散借款集中使用、人頭冒貸等情況,已要求銀行應加強房貸業務的徵信調查,並強化貸後管理,以防堵詐貸、超貸案。根據金管會最新揭露的去年下半年金檢缺失,對於銀行、信合社辦理房貸等不動產授信業務,都查獲不少缺失,其中房貸就有四大缺失。
- Feb 26 Tue 2019 11:45
開放基金能自行質借 初期限3千萬投資人 貸款成數最高達5成 約5千億資金流入市場
轉載 2019/02/25 【卡優新聞網/張家嘯】
基金資產也將開放可以質借。金管會拍板開放基金「自行」質借方案,透過信託投資的境內外基金、債券等,未來可向銀行質借取得資金,最高5成,將能提高投資人資金運用效率,預估下半年即以開辦。
不過,針對質借資格,金管會訂定高門檻,並非人人皆可,初期僅限財力證明在3,000萬元以上的專業投資人才能適用。現階段特定金錢信託「受益權質押」只能進行跨行,也就是在A銀行買的基金,只能跟B銀行質借,因不是自家銀行業務,銀行推廣意願低,使得業務量不大,未來將開放「自行」質借,業務量可望提升。
- Jan 30 Wed 2019 15:34
好康來了 美元定存利率喊到9%
轉載 2019/01/30 【經濟日報/楊筱筠】
國銀搶客戶,2019年一開年,永豐銀、台新銀陸續推出市場震撼高利率美元定存方案,破天荒喊到9%,估計將造成秒殺風潮。
- Jan 16 Wed 2019 11:33
美元高利定存 門檻降低
轉載 2019/01/15 【經濟日報/夏淑賢】
再半個月就是農曆新年,上班族、小資族辛苦一年等待年終獎金紅包進帳,想乘機存美元高利定存做為資金停泊、賺取利差又兼顧風險的理財工具,但相關專案起存門檻動輒上萬甚至數萬美元,擔心年終獎金根本不夠,不少銀行在過年前推出低門檻的親民版專案,5,000美元可有3%高利,為紅包增值。
年終獎金對許多上班族來說,是辛苦一整年後的犒賞,這筆不容易得來的紅包,銀行理財主管建議,年終獎金理財策略不宜過於偏重短線獲利,應保持一定的流動性與保本,降低投資風險,因此除了投資股、債類商品外,美元高利定存方案也可列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 Jan 11 Fri 2019 11:09
勞工紓困貸款最高10萬元 前半年月付116元
轉載 2019/01/09 【經濟日報/仝澤蓉】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還在為資金調度煩惱嗎?勞工紓困貸款來了,勞動部日前已公布土地銀行勞工紓困貸款方案,今年的年息為1.39% ,每人最高貸款金額為10萬元並且不需負擔任何費用,申請時間從現在開始到1月18日止。
土地銀行自民國2003年迄今已第16年配合政府政策辦理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土銀表示,每年力求讓申貸勞工均能如期在農曆春節前夕取得貸款款項,平安過個好年,順利圓滿達成政府協助勞工朋友的政策美意。
有意申請勞工紓困貸款者,可以透過網路、臨櫃或郵遞三種管道,要注意的是網路與郵遞申請的人 ,在核定撥款起30天內還要親自到申請銀行或機構辦理手續,否則視同放棄,有需求的勞工朋友把握機會趕快申請,最快農曆新年前可以撥款。
- Dec 25 Tue 2018 10:30
基金自行質借 最快下季開放 金管會設4大防線 逾3000萬元大戶才可入門
轉載 2018/12/24 【蘋果日報/廖珮君】
金管會將開放「基金自行質借」,即投資人在同一家銀行買的國內外基金、ETF、債券等,將准許向銀行抵押、借錢,此舉將有助提高投資人資金運用彈性,可望最快明年第1季上路。
惟據了解,為避免投資人過度擴大財務槓桿、及防止理專不停勸誘再投資,金管會在貸款資金運用、成數、對象及時間等,設下4大防線,且台幣計價的基金只准借台幣,外幣計價基金,也只能借該原外幣、或非台幣的外幣,等於台、外幣基金質借的幣別,不能轉換。
- Dec 24 Mon 2018 14:20
外幣定存年底到期 美元人民幣甜
轉載 2018/12/23 【蘋果日報財經中心】
年底最後一波外幣優利定存即將到期,包括凱基銀、台新銀、中信銀等多家銀行專案期限多落在12月28日至31日,優利幣別集中在美元、人民幣等外幣上,其中,美元最高年息皆有3%以上行情,不過優利定存門檻落差大,不同幣別漲跌也不相同,民眾投資前要看仔細。
理專指出,各銀行美元優利定存,起存金額多在1000美元至5萬美元不等,以台新銀推出「有夠利HIGH X」美元優利定存專案為例,只要非原存於該行的新資金達1000美元以上,即可申請承作,在各銀行資金要求上相對寬鬆。
- Dec 18 Tue 2018 11:34
財部最新試算 三大族群明年不用繳稅
轉載 2018/12/18 【經濟日報/翁至威】
財政部今年初祭出減稅大紅包,調高標準扣除、薪資、身心障礙以及幼兒學前等四大扣除額。財政部昨(17)日試算,明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包括年薪40.8萬元以下的小資族、夫妻合計年收81.6萬元以下的頂客族,及家庭所得123.2萬以下的四口之家,都可不用繳稅。
為了減輕中低所得者及薪資所得者租稅負擔,立法院今年1月18日三讀通過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各項扣除額大幅提升,並廢除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另外將營所稅率由17%調至20%。據財政部估算,此次稅改將造成新台幣198億元稅損,受惠戶數對高達542萬戶,超過繳稅戶數八成。
其中,讓民眾最「有感」的減稅當屬四大扣除額提高,財政部昨日在臉書上試算,在今年所得稅制改革方案上路後,明年報稅包括小資族、頂客族、四口之家等民眾,都有機會可以享受到減稅紅包。提高四大扣除額於今年1月1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但財政部昨天卻特意在臉書上宣傳減稅。
- Nov 29 Thu 2018 11:27
好薪酸的2018…… 年終、加薪 都是5年次低
轉載 2018/11/29 【工商時報/劉馥瑜】
好薪酸!104資訊科技昨(28)日發布最新調查指出,2018企業平均年終1.11個月,只比去年多0.01個月,創近5年次低;展望2019年,38.9%的企業目前已確定會調薪,平均調薪幅度3.65%,加薪幅度也創下5年次低。
一般來說,年終獎金跟調薪幅度,反映企業對該年營運成果的總結,以及隔年景氣展望的預判,從104此次調查來看,企業今年整體表現有待提升,對明年景氣的看法也偏向保守。不過,由於104這份調查是在九合一大選前一個月所做,選後結果是否影響部分產業對前景的改觀,有待觀察。
- Nov 22 Thu 2018 12:33
以房養老開辦近3年承做件數近3千件 銀行點出推動有四大困難點
轉載 2018/11/22 【鉅亨網/郭幸宜】
銀行自 2015 年 11 月開辦「以房養老」業務以來,截至 10 月底,以房養老承做件數約 2,927 件,核貸金額共 158.69 億元,有 9 成的案件集中在合作金庫、土地銀行與華南銀行等 3 家公股行庫。而土銀也表示,在台灣推動以房養老,有四大困難點。
進一步細看各家銀行承辦以房養老業務,合庫以 1,203 件居冠,土銀以 861 件居次,華銀 580 件、台灣企銀 159 件、一銀 83 件、台銀 11 件。立法院財委會今 (22) 日前往土地銀行考察公股行庫承辦「以房養老」業務,由土地銀行、合庫銀行與華南銀行,簡報以房養老業務承辦情況與面臨的問題。
- Nov 07 Wed 2018 11:23
美元保單明年保費 將調降
轉載 2018/11/06 【經濟日報/邱金蘭】
金管會昨(6)日公布明年度人身保險業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近來熱賣的美元保單,利率將調升1到2碼,保費可望降低2%到6%;健康險、傷害險等保障型商品,30年以下保單利率額外可增加幅度從1碼升為2碼,保費也可降。
為督導我國壽險業者穩健經營,並使新契約的準備金負債能適時反映市場利率,金管會已研議完成108年壽險業新台幣、美元、澳幣、歐元及人民幣等幣別新契約責任準備金適用的利率調整案。
金管會保險局主祕林耀東表示,這次修正重點,包括第一,依據保發中心分析結果,考量除美元指標利率朝上升趨勢外,其餘各幣別指標利率變動有限,108年度各幣別適用的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美元外幣6年期以下保單調升2碼,六年以上、10年期以下保單調升1碼。
其餘新台幣、歐元、人民幣、澳幣等幣別,則維持不變,與今年一樣。責任準備金利率每調升1碼,保費可調降2%到3%,換言之,10年期以下美元保單,明年保費可望調降2%到6%。
- Oct 12 Fri 2018 10:32
調查:8成上班族曾有背貸壓力 房貸卡債最多
轉載 2018/10/11 【中央社/蔡芃敏】
上班族壓力大,根據人力銀行調查,近8成的上班族曾經背負貸款,6成7受訪者仍要繳貸款,未還清貸款約228萬元,其中以房貸43.81%最多、信用貸款/卡債43.12%,以及就學貸款18.36%。
1111人力銀行今天公布「上班族扛貸壓力調查」,結果顯示,近8成的上班族曾背負貸款壓力,67.01%的受訪者仍在繳貸款,12.58%的人已還清貸款。在可複選的情況下,尚未繳清的貸款類型主要為房貸43.81%、信用貸款/卡債43.12%以及就學貸款18.36%。
- Oct 02 Tue 2018 11:21
我超額儲蓄問題 亞洲最嚴重
轉載 2018/10/02 【經濟日報/陳美君】
立法院預算中心公布「108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列出119項施政計畫,國內日益嚴重的超額儲蓄問題,列為該計畫的第一項。該報告指出,去(2017)年我國超額儲蓄率高於日本、德國、南韓、中國大陸與泰國,顯示台灣超額儲蓄問題,比其他國家更為嚴重。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我國超額儲蓄(備註:計算基礎為本國人的所得GNI)比率與金額,自2015年以來連三年逾14%、約2.5兆元,政府相關部門應提升閒置資金的運用效率,以改善經濟失衡現象。
經濟日報提供
- Sep 28 Fri 2018 11:20
央行利率連9凍 示警3大危機
轉載 2018/09/28 【蘋果日報/王立德】
中央銀行昨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會中決議利率「連9凍」,重貼現率1.375%維持不變,不過對於台美之間利差擴大,央行終於出現與過往不同的回應,總裁楊金龍表示,相較於上次會議,貨幣政策基調「稍緊了一點」,但整體而言還是「適度寬鬆」;另在全球金融市場迎來10年多頭時,央行並對「政府企業負債」、「影子銀行」、「金融機構大到不能倒」三大危機示警。
- Sep 27 Thu 2018 11:24
台美利差再擴大 美元定存 兩頭賺
轉載 2018/09/27 【蘋果日報/廖珮君、王立德】
美國經濟維持強勁復甦,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持續收緊貨幣政策,維持每季1碼升息步伐,支撐美元匯率硬挺,在我國央行重貼現率按兵不動下,台美利差不斷擴大,美元高利定存利率、匯率兩頭賺,銀行喊出最高5%高息搶客。聯準會今凌晨公布最新利率決策,料將升息1碼,將基準利率調升至2~2.25%,將是2015年12月啟動升息以來,第8度調升利率,12月還有可能再續升1碼。
Fed今預料升息1碼
而我國央行自2016年第2季理監事會議時降息半碼後,重貼現率維持1.375%至今,已連8季不變,央行今理監事會料將決議連9凍。金融圈甚至普遍認為,今年第4季、明年第1季升息機率也不高。
而市場預估央行本次將持續維持利率不變,另一個重大關鍵在於經濟成長、物價的上漲力道均屬溫和,以主計總處8月更新的預測來看,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僅2.69%,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僅1.52%,明年則是預估經濟成長率2.55%、物價年增率0.93%。
這也反映了,國人要繼續接受長期以來的低利環境,貸款利率低,但存款利率更低,以台銀為例,台幣1年期定存固定利率牌告價僅1.035%,機動利率也只有1.065%,國人繼續面臨「實質負利率」的局面,將資金放台幣定存,財富將被通膨侵蝕。
在此同時,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未停、加上新興市場動盪加劇,促使資金回流美元,有利美元後市持續走強,各銀行看準「搶美元商機」、大推美元定存高息專案,最高喊到5%;但銀行主管提醒,各銀行的美元定存高息,多限時、限門檻、還限新資金或特定通路等3大限制,民眾得多留意,才能入門看門道。
銀行主管也提醒,民眾做外幣理財投資,首重「匯率風險」,空手者、台幣兌美元30.5~31元以下可以做長期低接,手上已有美元者,年底前可伺機加碼;保守型的外幣投資建議,美元配置可以拉高到6成,再搭配歐元和澳幣。
各銀行美元高利定存幾乎已是基本理財商品配備之一,且多「按季更新」,目前市場利率最高者,是台北富邦銀推的「9愛揪團」,最低單筆5000美元、揪團滿8人去臨櫃承作,才可享5%高息,本周五(28日)是「開團」登錄的最後1天。
- Sep 27 Thu 2018 11:05
8月房貸利率止跌回升 近10年維持在2%以下 民眾預期明年將升息 對買方壓力大於賣方
轉載 2018/09/26 【卡優新聞網/方凡】
根據央行發布的五大行新承做放款金額與利率,8月新承做房貸368.5億,較7月減少43億,新增房貸為4個月以來新低,平均年息反彈至1.626%,反彈0.006個百分點,為近3個月以來新高。主要是因為青年安心成家優惠房貸申貸件數減少,央行認為,農曆鬼月影響房產交易意願。
臺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等五大行的青安房貸新增57.5億元,較7月減少14億多,占整體新增房貸比重也由7月的17.5%降至15.6%,占比減少1.9個百分點。國內利率目前為谷底,房貸利率自2009年跌破2%關卡,至今已超過9年半,始終在2%以下,2016年7月更跌破1.7%關卡,至今已維持26個月。而今(2018)年7月1.620%的利率為歷史次低,也是8年來新低,而8月利率反彈,未再改寫歷史次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