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4/04/11 【經濟日報/曹佳琪】


天候異常跡象再現,用來衡量聖嬰現象的「南方震盪」指數顯示,今年3月底全球已有聖嬰現象發生,就過去經驗顯示,如果發生聖嬰現象,會造成太平洋兩側地區氣候異常,連帶促使農產品價格上漲,農金基金可望受惠。今年3月聖嬰現象訊號出現後,S&P GSCI黃豆、玉米與小麥指數已分別上漲3.54%、8.31%與15.77%,投資人可密切注意與農產品連結性較高的投資標的。





元大寶來商品指數期信基金經理人曾士育表示,過往觀察聖嬰現象的指標為「南方震盪指數」,以大溪地及澳洲達爾文兩地的氣壓代表東西太平洋兩地的氣壓差距,當南方震盪指數為降到-10以下,且出現大幅滑落,就是聖嬰現象發生徵兆,這時氣候出現異常環境,預料農產品歉收機會大增,價格極具上漲潛能


曾士育指出,今年夏季出現聖嬰現象,農產品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加上近期豬肉價格大漲,今年以來瘦豬價格上漲逾三成,帶動飼料需求,影響不僅在農產品價格,可能推動民生物價持續上揚,因此建議可持有與農產品連結較高的投資標的,如農金基金等。


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認為,雖然去年全球穀物豐收,產量較前年回升,但全球糧食庫存偏低的情況很難在短期內有大幅度的改善,加上聖嬰現象影響天候,可能持續支撐穀物價格高於過去平均價格,預期仍將吸引春耕種植意願,維持上游原物料需求的強度。


林孟洼表示,農金與景氣循環的連動性較低,與氣候因素連動較高,通常是氣候狀況造成農產品豐收與歉收的結果,並影響黃豆、小麥與玉米等農作物的價格表現。


展望今年,農金仍要從上中下游尋找投資機會,而不是寄厚望於穀物價格的暴漲,雖然氣候異常可能使得農產品產量變數高,不過,由於近年來種植技術大幅提升,種植進度仍可能逐漸趕上,7、8月氣溫反而是觀察產率的關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 的頭像
    Jerry

    Jerry's理財理債小棧~銀行貸款規劃管理顧問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