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5/01/08 【蘋果日報/陳瑩欣】


靠存款擠利息,難度愈來愈高。銀行公會統計,國內37家承作存款業務的銀行中,台幣活存起息點已全面調整至1萬元以上,而活儲起息門檻僅有台銀、土銀、合庫等13家銀行勉強維持5000元水準,其他各銀行也都宣布「存滿1萬元才算利息」,民眾想理財,恐怕不能只靠存款。





銀行公會1月初統計國內銀行存款計息規定,發現各銀行對一般民眾提供的活期儲蓄帳戶存款起息門檻愈來愈小氣。



「利息太低 根本窮忙」


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銀行認定民眾開立的活儲存款帳戶,和多數企業開立的活期存款帳戶起息點應該一致,不管是公司戶或個人戶,存款起息門檻多在1萬元以上,民眾在銀行存款不容易討到太多好處。


從事服務業的袁小姐表示,現在的工作薪水不高,但生活日常開支很大,可以存下來的錢本來就不多,每家銀行存款規定都好多,但是付出來的利息卻又很低,有些薪轉戶活存利率根本不到0.4%,如果活存1萬元,1年才給40元的利息,連80元的便當都買不起,覺得自己忙了半天還是很窮。


活存利率不如通膨率


理專表示,民眾放在各銀行的存款,對銀行來說其實是「負債」,到期要付利息給民眾,而銀行在欠缺良好投資工具、資金無法去化的情況下,才會「有志一同」的祭出存款低利、起息門檻愈拉愈高等手段,僅合庫銀等少數銀行去年有出現調降活儲起息門檻的動作


合庫銀副總胡光華指出,一般會開立活期儲蓄帳戶的,多半是市井小民,因此為了照顧民眾儲蓄權益,才會調降起息門檻,去年活儲起息設定額從過去的1萬元降至5000元,市場反映不錯,短期內不會調高活儲起息點的相關規範。


業者也指出,存款是很多保守型投資人會選擇的投資工具,不過,在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銀行活存利率多半在0.3%至0.5%間,對照通貨膨脹率仍有1.2%以上水準,若把錢存在銀行滾利息,其實無法對抗物價上漲壓力建議民眾考慮保險、證券等多元理財管道,或是集中資金在銀行存款利率優惠專案上,以免愈存愈窮


保險、證券多元理財


台新銀洋洋得意新台幣優利定存專案為例,採階梯式計息,利率從1%~1.68%,存得愈久利息愈高,若單筆存滿10萬元以上新資金,可享有平均年息1.39%的優惠利率,每戶最高承作限額5000萬元,對保守型、領到年終又不敢亂花的投資人較為有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 的頭像
    Jerry

    Jerry's理財理債小棧~銀行貸款規劃管理顧問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