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5/05/09 【工商時報/陳欣文】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意婷今年來創造高達四成以上的報酬而引起各界注意(至5/5,報酬率40.37%),平時喜歡跑馬拉松的她,認為投資不應只求瞬間爆發力,長期穩步才可望操勝算。
陳意婷擁有豐富的大陸A股研究經驗,操盤之餘,她跑馬拉松舒壓,上個月才剛跑完半馬21K,她笑說:「我2小時16分跑完半馬,算是女生前段班吧!理財也像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追求爆發力,更要配速,擁抱穩穩的勝率。」
從大學時代開始,陳意婷就拿零用錢買基金,透過財經新聞判斷風向,她說:「投資時,買在最低點、賣到最高點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我一直期許自己當第一批人,看到牛市就積極進場,畢竟,在市場裡,『空手』跟『擁有部位』的決策將是完全不一樣,空手只會不斷等買點,卻始終買不到。」
出社會後,陳意婷將5成薪水拿來定期定額扣基金,另外3成拿來單筆投資;就算是單筆購買基金,也會將資金分成2到3份,先試水溫,分批布局,她認為:「這樣投資報酬率也許不如一次投入大筆資金,卻能提高取得正報酬的機率。」
今年陳意婷將投資重心放在A股基金,她分析,過去市場一向關注中國經濟數據,但各項指標顯得分歧,舉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說,官方版為 50.1;但匯豐版為48.9,遜於市場預期,換言之,儘管大陸景氣溫和成長,但經濟數據不明,預期官方將續推寬鬆政策,A股多頭走勢可望強化。
問起陳意婷看好的產業?她透露,大陸「互聯網」的意涵已經擴大為「TIMES」概念股,包含科技(Tech)、網路(Internet)、媒體 (Media)、娛樂(Entertainment)、體育(Sports),這些中小型產業一旦起飛,預期會有2到3年的高成長行情可期。
與多數經理人習慣窩在辦公室操盤相比,陳意婷享受「走出去」的過程,下月就要啟程赴中國大陸,「唯有面對面拜訪,才能真正了解中小型公司的營運狀況,尤其一些消費性產業,要be there(赴當地)才能感受到產品是否受歡迎。」
陳意婷建議,投資人若看好A股卻不敢行動,永遠在等更好的買點,A股大型股今年來逾3成,中小型股更大漲破5成,再空等下去,「錯過」反而成了最大風險,與其等買點,不如擬定好策略:擁抱A股,應該「大小通吃」,而且最好要「定定吃」(定期定額)。
陳意婷說,大型A股目前漲勢稍歇,適合單筆買入;而具爆發力的中小基金,今年已漲一波,不妨透過定期定額,分散風險,逐步建立A股中小部位,單筆買大,定期定額中小,有攻有守,才能降低風險又創造報酬。自言風險承受度相對較高的陳意婷,除了A股,也看好歐股及醫療生化產業的成長契機。
她認為,投資取勝之道無它,紀律最重要。操盤時,她不買沒有深入研究的個股─每次投資都像馬拉松起點,與其枯等不如跨出第一步,爭取終點甜美果實。
投資術分析:
策略1:定期定額鎖定具爆發力標的:中小型A股處於企業成長周期,獲利爆發力強,不受景氣循環的影響,建議採取定期定額投資,降低進退場的選時風險
策略2:單筆買進穩增長機會:從企業規模看,A股大型企業表現穩定,是製造業生產增長的有力支撐,波動相對中小型股來得小,適合單筆持有
策略3:因應不同市況,應擇時設定不同的停利目標
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 May 12 Tue 2015 09:39
專家投資術-理財像跑馬拉松 長期穩步是關鍵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