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9/08/06 【好房網News/林奇芬】
房貸餘額創新高,建築貸款創新高,房貸利率接近歷史新低。資金面顯示房市熱絡,但民眾卻無感,買屋意願不強,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仍在低檔。資金與房市為何呈現分歧走勢?
根據央行統計,至今年6月底為止,購置住宅貸款餘額7.13兆元,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再加上建築貸款1.95兆元,也創了新高紀錄。房地產相關放款金額高達9.08兆元,來到歷史最高紀錄。在此同時,五大銀行房貸利率6月跌到1.621%,史上次低紀錄。先前房貸利率低點出現在2010年5月,利率最低1.616%,目前已經貼近最低利率水準了。
房地產相關貸款創新高、房貸利率歷史低點,照理來說,房市交易應該呈現熱絡景況。但事實並非如此。前一波房市高峰2006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高達45萬棟,最低2016年買賣移轉棟數24.5萬棟。2018年雖已有微幅上揚至27.7萬棟,今年前5個月買賣棟數11.7萬棟,比去年同期成長4.6%。但整體來說,跟高點相比成交量僅6成,顯示房貸金額與房市交易冷熱有極大差距。
造成這個分歧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房價並未出現大幅修正,民眾購買力有限
根據內政部編制的住宅價格指數,若以2016年為100計算基礎,2018年第四季全國房價指數為100.8,表示房價過去3年呈現持平走勢。其中台北市為100.07持平,新北市102.38微幅上漲,桃園市103.82微幅上漲,高雄市100.83持平。
換句話說,過去三年房價並未下跌,甚至還小幅上揚。從房價所得比的角度觀察,全國為8.57倍(房價是年所得的8.57倍),但其中台北市13.86倍、新北市11.85倍,仍然居高不下。雖然其他縣市負擔多在全國平均水準之下,但雙北民眾購屋仍然是沉重負擔。
二,部分房貸餘額上升,可能來自於借新還舊
房貸餘額上升,不一定來自房屋買賣需求,可能來自於房屋資產活化的運用。由於房貸利率極低,近年很流行「借房貸去投資理財」的操作。例如,投資高收益債券利息收入可達6%,借房貸利率不到2%,借房貸去投資可以賺4%利差,這樣的操作,吸引很多房貸已經還完的中年族群,重新把房貸借出來運用。因此房貸餘額上升,可能一部分來自於投資理財需求,而非購屋需求。
三,低利率,景氣不確定風險升高
目前全球再次吹起降息風,聯準會近10年來首度降息,歐洲央行也可能在下半年重啟QE寬鬆政策,另外,韓國、印尼、印度…等國家都開始降息。台灣央行利率已經連續12季維持利率不動,預估9月會議也不會調整,仍維持在低利率水準。
全球降息風,顯示對未來景氣擔憂升高,包括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風險、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等,市場風險意識大增,資金逃離股市,躲進債市,但因為通膨率仍低,資金流入房市的需求也不高。雖然台灣利率水準極低,央行再降息空間也不大,但價格盤整、流動性低的房地產,不會是資金避風港。
因此,我們雖然看到房貸餘額創新高,業者建築融資創新高,但要說房市迎來春天,可能是太過樂觀的看法。
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 Aug 08 Thu 2019 10:45
房貸餘額創新高,房市為何不熱?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