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14/02/22 【蘋果日報/潘姿羽】
辛苦攢了一大筆積蓄買房,終於擺脫無殼蝸牛的身分,自然希望盡早入住新居,此時,相較於尚未完工的預售屋,新成屋便是較佳選擇。不過專家提醒,新成屋須在簽約後1~3個月內繳清自備款,且因屋齡新,房價普遍比中古屋要高,買方付款壓力更大。
若要購買新房子,不外乎預售案或新成屋2種選擇,前者自備款可分階段付清,後者則建築已落成,不須靠銷售海報、圖面臆測房屋未來樣貌,建商或代銷業者甚至會規劃實品屋,讓民眾對未來居住空間配置、裝潢更有概念。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不理財、財不理人觀念篇 (1850)
- Feb 24 Mon 2014 10:38
新成屋 自備3個月繳清 點交驗屋眉角多
- Feb 24 Mon 2014 09:28
預售屋 探聽建商口碑 文宣DM留存自保
轉載 2014/02/22 【蘋果日報/潘姿羽】
多數人內心都有個築巢夢,不過因需求、家庭結構和預算考量不同,選擇的產品也會相異。以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幾種房屋類型為例,不僅房價有明顯差距,屋齡、建材、公設比也各有千秋,來看看這3大購屋產品如何一較長短,又分別適合哪種背景的購屋民眾。
不論報章雜誌、廣播或電視,常可見新建案亮出區域美好願景與溫馨的空間示意圖吸引民眾,建案接待中心的周到服務和美輪美奐的樣品屋更令人受現場氣氛影響衝動購屋。不過專家提醒,預售屋分階段付款的特性雖可減輕買方負擔,但因屋況無法眼見為憑,建商口碑更顯重要。
- Feb 21 Fri 2014 11:53
人民幣高利定存,你真能「贏者全拿」嗎?
轉載 2014/02/20 【聯合理財網/李雪雯】
最近,履履被親朋好友追著問人民幣高利存款的問題。而根據2月19日的《經濟日報》報導:「農曆年前開始,以人民幣為主的高利率定存商品,一波波持續推出,最新加入戰局的銀行,祭出高利存款額度無上限的全新訴求,標榜即使一次存上千萬元,也照給6個月期3%以上高利為號召,爭取高資產大戶存款轉存」。
人民幣定存到底有多「夯」?自從2013年2月開辦後,全台人民幣存款餘額已從390.11億元人民幣,暴增到今年一月份的2145.22億元,約合1.818兆元台幣。
然而,在這一波波人民幣理財(定存)熱潮之下,卻有很多存戶根本未仔細深究及思考的重點。因為在各銀行「只談高利數字,刻意將相關成本及費用用『極小字』敘述」之下,自以為賺到「超好康」的存戶,可能忙了一整年的結果,跟存台幣定存幾乎無差。
筆者實際以某兩家高利定存方案為例,歸納整理出其DM上所提到的優惠,及存戶可能會忽略的問題點如下:
- Feb 21 Fri 2014 09:45
女性鍾愛「林三淡」 購屋比例明顯高於男
轉載 2014/02/20 【卡優新聞網/張家嘯】
根據實價登錄統計資料顯示,新北市購屋女性已多於男性,女性購屋人占51.2%,明顯高於男性48.8%,其中又以新房屋較多的重劃區,最受女性購屋人的喜愛,包括林口、三峽及淡水的「林三淡」地區,成為新北市女性購屋比例較高的前三名。至於在交通要道上的生活圈,北中南三地,則還能找到房價相對低廉的物件,深具增值潛力。
從信義房屋內部統計來看,在全台成交資料中,國內40歲以上的購屋族群,也是明顯女性多於男性,45~54歲的購屋人中,每一百個人中,女性就多出男性約20人。新北市主要行政區男女購屋比例,如下表:
- Feb 20 Thu 2014 11:32
女方要求結婚得有房子 意外引發上萬網友爭論
轉載 2014/02/19 【好房News/蘇彥菱】
買房好還是租屋佳?在房價高漲的時代,對受薪階層而言,要不要成為「房奴」?儼然是影響一生的重大抉擇,若欲結婚成家,更是影響是否能順利成婚的關鍵。最近有位年輕人便有這個困擾,他在論壇Mobile 01發文,認為女方及女方家長覺得要有房子才能結婚的想法是不對的,在他看來,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比有間房子來得重要多了,或許是打中許多人的心聲,發文不久遂引發網友熱議。
- Feb 20 Thu 2014 11:13
鄭貞茂:今年投資三大方向 著重美歐、布局新興、股債平衡
轉載 2014/02/19 【鉅亨網/許庭瑜】
花旗今(19)日下午舉辦OBU財富管理論壇,由金融研究院院長鄭貞茂擔任嘉賓,在今年投資方向上,鄭貞茂院長提出三大方向:以成熟國家為主、搭配新興國家,最後建議股債平衡布局。他認為成熟國家,特別是美國,仍是今年投資主菜。歐洲方面則是因為成長率不到1%,不如美國3%,加上匯率偏高也是顧慮的因素之一,因此除了慎選歐洲的投資標的,也要留意匯率的波動。
鄭貞茂指出,台灣存人民幣非常熱絡,今年元月就達到兩千億人民幣的水位。但是轉換人民幣,並不是只有定存的報酬,而是應該像美元一樣,可以透過其他不同的投資管道,創造更多的收益,而OBU所引進的商品正提供了這樣的需求。
- Feb 19 Wed 2014 10:46
高收債平衡基金 2013大搶錢
轉載 2014/02/19 【工商時報/陳欣文】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3年底境外基金規模達2.73兆元,來到近七個月新高水準,全年增加322億元,增幅達1.2%,全年淨申購金額334億元,顯見景氣回春,帶動境外基金買氣增溫。
境外基金規模的成長主要來自高收益債及平衡型基金的挹注,以高收益債基金規模增加最多,2013全年成長近2,200億元,達9,455億元,連續第四個月改寫新高。平衡型基金去年則增加746億元,增幅逾134%,規模逼近1,300億元,創下新高。至於股票基金去年全年規模微幅下降2%,隨市場風險意識改善,股票基金規模已來到近十個月新高的1.1兆元。
- Feb 19 Wed 2014 10:37
年終獎金追求高報酬 投資四大類積極工具 外幣理財首選人民幣 子女紅包半數存起來
轉載 2014/02/18 【卡優新聞網/張家嘯】
過完年民眾滿手現金,根據銀行所做的「新春理財大調查」,發現領有年終獎金或紅利的財管客戶,有87%將此筆資金進行理財規畫,其中更有超過6成選擇基金、外幣、股票、保險等四類相對積極的工具,顯示在低利率環境、景氣升溫趨勢下,多數民眾都想有更高報酬率。
這項調查發現,財管客戶在年終獎金的運用上,以投資理財規畫占8成7為最多,其次依序才是退休規畫(20%)、子女教育金(15%)、保險保障 (10%)。中國信託表示,結果顯示除了基本的財富增值目的外,民眾同時注重中長期的理財投資,開始準備退休生活、為下一代儲備教育金,讓自己和家人無後 顧之憂。
- Feb 18 Tue 2014 10:47
人民幣存款 宜選擇長天期
轉載 2014/02/18 【工商時報/張中昌】
人民幣存款持續受國人青睞,但銀行業者提醒,為避免換匯的匯差損失,建議選擇較長天期的優惠專案,並注意是否有資金來源的限制,以及起存或起息的門檻條件。人民幣去年對美元升值逾3%,若進一步從2005年匯改以來觀察,漲幅更達三成。
銀行業者分析,儘管今年大陸貿易順差可能縮減,但整體經濟表現依然不弱,加上套利熱錢持續流入的預期下,人民幣仍可望處升值趨勢,若有意搭上利率、匯率雙賺的浪潮,宜選擇較長天期的專案,像是以一年期為主。
- Feb 18 Tue 2014 10:29
定期不定額 策略翻新
轉載 2014/02/18 【經濟日報/蔡靜紋】
近來投資市場波動大,投資策略必須更靈活。為使投資人買基金更科學化,銀行的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服務愈來愈多元,近來有銀行有別傳統的逆勢加碼策略,新增「順勢加碼、自由設定、逆勢加碼」三大策略任你設。
「你對自由有多大的理解,就有多大的自由!」一如偶像劇的名言,投資理財也一樣,除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與進出時點,「自由」選擇投資策略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 Feb 17 Mon 2014 11:01
還本險重回市場懷抱 保障儲蓄兼具 保守型投資人最愛
轉載 2014/02/17 【NowNews/顏真真】
根據壽險公會新契約件數統計資料,2013年保險商品中,具有每年領取生存金的「還本險」大放異彩,無論台幣或美元計價的還本保單,都交出亮眼成績單,顯示分期繳費、終身領取生存金這類型保單,再次重回市場懷抱。壽險業建議,在市場波動不安的情況下,保守型投資人可以中、長期保單規劃取代短期投資操作,妥善運用手邊資金,透過還本險保障兼顧儲蓄功能,逐步累積財富。
- Feb 17 Mon 2014 10:54
攜手成家 善用5招規畫財務
轉載 2014/02/17 【工商時報/張中昌】
情人節剛過,銀行業者建議,除了享受浪漫氣氛,若有意走入共組家庭生活的伴侶,最好先能瞭解共同規畫財務的重要性,若沒有頭緒,可按照五大步驟進行,按部就班完成夢想或目標。
所謂五大步驟,分別為「計算每月家庭基本收入及支出」、「共同規畫家庭發展計畫及未來財務目標」、「檢視現有資產配置」、「家庭風險評估」、「重新調整資產及保險規畫」。
- Feb 14 Fri 2014 11:23
富達證:股市回檔5~10%,是買進時機
轉載 2014/02/14 【時報資訊/任珮云】
富達證技術分析研究總監傑夫.霍克曼(Jeff Hochman) 指出,2013年全球股市表現出色,2014年的動能雖可能在部份股市不斷創下新高紀錄後而暫時稍歇,股市若有任何修正5~10%,都是強烈買進的好機會,以參與未來大多頭行情。
傑夫.霍克曼表示,2014年全球股市始於一個相對強勁的走勢,美國結構性多頭行情自2009年以來迄今已走了5年,今年可能會在較大的區間內盤整,因為利多已反應大漲盤勢。然而,今年的修正幅度並不大,約為5~10%,此修正幅度屬於健康格局,因為股市不可能呈現直線式的上漲,卻代表強勁買進機會(strong buy opportunity),預估2015年開始看到另一波非常強勁的漲勢。
- Feb 13 Thu 2014 11:41
跟著理專買基金 風險自己顧
轉載 2014/02/12 【聯合晚報/邱智慧】
「投資一定有風險」是大家常聽到的一句話,但有時候不注意,往往忽略風險的致命性,例如本身缺乏中心思想,過於依賴理專建議。尤其一些年紀較大的投資人,對於自己投資的商品缺乏了解,年屆退休卻全數買高波動的新興市場和產業型基金,在趨勢反轉時未及時出場,慘遭套牢。專家建議,在投資前應諮詢多方意見,而非照單全收理專推薦,減少曝險機會。
- Feb 13 Thu 2014 11:32
最新調查 台灣人68歲才敢退休
轉載 103/02/13 【工商時報/魏喬怡】
最新2013年第4季宏利投資者意向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投資者對退休的憧憬與規畫充滿矛盾,據調查顯示,大家期望退休的年齡平均是61歲,但退休後還想工作的年數是7年,真正退休的年齡平均是68歲,兩者均高於亞洲平均水準。
亞洲投資者平均預計工作到60歲退休,退休後還會再工作6年。
宏利投信總經理張維義指出,據調查顯示,台灣投資者了解退休規畫的重要,但大多很晚才開始退休規畫,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已經開始退休規畫,但其中五分之一僅在退休前數年才著手規畫。他說,這樣的後果就是與亞洲其他市場相比,台灣有更多投資者認為個人的財務目標無法按時實現,占受訪者的64%,亞洲平均則為44%。
- Feb 13 Thu 2014 10:41
102年所得分開提供 稅額試算2/15起申辦 自然人憑證網路申辦 申請後不必逐年辦理
轉載 2013/02/12 【卡優新聞網/方凡】
再過3個月,就要申報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但有多項針對納稅義務人提供的服務,都在2月15日開始接受申請。國稅局提醒納稅人留意,包括所得資料分開提供、首報族申請稅額試算服務、申請不適用稅額試算服務、撤銷原申請不適用稅額試算服務,以及申請變更稅額試算通知書的郵寄地址。
申請102年度所得及扣除額資料分開提供的期間,為今(103)年2月15日至3月17日,申請分開提供項目,則有納稅義務人本人與配偶分開提供,納稅義務人滿20歲子女或直系尊親屬申請與納稅義務人分開提供。
- Feb 12 Wed 2014 10:54
金價箱型整理機率高 先觀望
轉載 103/02/12 【工商時報/黃惠聆】
國際金價從今年以來一掃去年陰霾,國際金價元月上漲逾5%之後,因美國最新公布的新增就業數據未達標以及大媽大買金,近期金價呈現明顯漲勢,但對金價未來走勢,多數法人認為,金價雖在1,200美元有強勁支撐,後續漲勢恐將趨緩,可能以箱型整理為主,投資人不宜太衝。
金價再來到元月以來新高,每盎司已突破1,280美元,截至11日今年金價上漲6.6%。
瑞銀投信研究部主管張繼文表示,金價短線技術反彈,但長線卻缺乏實質利多,而且美元若相對強勢,對金價無疑是上檔壓力主要來源之一。他指出,金價長期走勢還是要總體經濟數據,以近期美國的經濟數據看來,量化寬鬆(QE)可望按照既定時程退場,料將推升美元走強。
- Feb 11 Tue 2014 11:42
理財大躍進:想要紅包錢滾錢 可選儲蓄險 利變年金 因應未來資金需求 終身還本 當退休老本
轉載 103/02/10 【蘋果日報/林巧雁】
許多人在新的一年都會重新規劃自己的投資,買張新保單或新基金,春節發完紅包壓歲錢剩下的金額,別忘了重新思考,規劃如何運用錢滾錢,年底再為自己賺一個大紅包。
過完年剩餘資金不高的民眾,若想同時兼顧保障與儲蓄,富邦人壽財務精算處執行副總董采苓建議,可以選擇儲蓄型的保險商品,比如外幣還本險或利變終身壽險,每年保額遞增,具有保障穩健增值的抗通膨功能,還能享有生存保險金或增值回饋分享金。
- Feb 10 Mon 2014 11:07
專家投資術-跳脫傳統思維 買在誤解、賣在激情
轉載 103/02/08 【工商時報/陳欣文】
去年台股基金揚眉吐氣,平均績效逾兩成,其中由孫民承操盤的復華全方位基金更以50.4%的佳績,拿下2013年台股基金績效冠軍,也為他的基金操盤生涯寫下亮眼的成績單。
孫民承認為,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洗禮後,單靠明星經理人主觀判斷的操作方式是不夠的,就如同個人或企業在競爭環境激烈的職場上,只靠單打獨鬥,容易忽略自己沒看到的角度與趨勢,只看表面容易錯失投資機會,導致差距拉大。因此,如何善用團隊資源讓事半功倍,同時「跳脫傳統思維,培養獨特產業與企業解析能力,買在誤解、賣在激情」,是孫民承與復華投信旗下台股基金能在去年震盪幅度不小的盤勢中,創造亮眼績效的關鍵。
- Feb 10 Mon 2014 10:56
買房別急 先看屋主欠款抵押設定 房貸信貸同銀行未清償 恐影響新買方放款
轉載 103/02/08 【蘋果日報/倪浩倫】
擁有1間自己的房子,是件幸福的事。努力工作存錢,花大量時間挑選產品,若沒注意賣方在抵押權設定銀行內的其餘欠款問題,容易引起交易糾紛。消保官張英美表示,曾發生銀行希望借款人在清償房貸時,同時償還同銀行的信用貸款,否則會衍生銀行不給予清償證明的問題。根據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統計,房屋買賣糾紛佔總糾紛事件前10名,現今房產買賣雖多有專業代書協助,民眾仍需對基本法規有所認知。
許多人認為有抵押品的房屋貸款,和無抵押品的信用貸款不相關。惟兩者若由同間銀行貸出,在買方銀行進行代償還款時,賣方銀行常會要求清償房貸外,需額外全數或部分清償信用貸款,否則不給予清償證明書或塗銷同意書,此舉會影響買方的房貸銀行放款,造成交易延遲甚至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