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1/09/24 【經濟日報 / 陳美君、楊筱筠】
中央銀行昨(23)日理監事會決議,加碼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新規定六都與新竹縣市第二戶房貸不准用寬限期,並調降購地貸款、工業區閒置土地貸款成數上限。這是去年12月8日、今年3月19日後,央行第三度出手打炒房。
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本次並非重手打炒房,只是微調,希望特定地區貸款人能注意財務槓桿的問題,此外,央行控制購地貸款也不是打炒房,而是著眼建築融資的成長率較高,而購地貸款很熱,就會導致土地價格上漲、房價也會跟著漲,央行不希望信用資源過於集中在房地產,也不樂見購地信用貸款過度擴大。
楊金龍也說,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是因為銀行不動產貸款增幅仍大,為避免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有必要採取預防性措施,控管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風險。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財經焦點資訊 (857)
- Sep 24 Fri 2021 07:33
央行三度出手打炒房 盯第二戶房貸
- Sep 15 Wed 2021 22:15
房市熱 央行第4季恐祭出管制新招
轉載 2021/09/15 【591房屋網編輯部】
中央銀行即將在本月23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遽聞將在會議前再度啟動大規模的不動產專案金檢,金融圈人士認為,央行可透過金檢了解最新不動產業務市況,釐清現在房市真正狀況,也代表接下來可能會在第4季理監事會議再提出新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 Sep 01 Wed 2021 10:17
「以房養老」提案卡關 金管會、銀行曝關鍵!
轉載 2021/08/30 【ETtoday財經雲/陳依旻】
老齡化社會來臨,「以房養老」房貸業務卡關!一位知情人士今(30)日向《ETtoday新聞雲》透露,金融研訓院有幫金管會提出幾項議案,包括貸款利息能比照購屋貸款能夠折抵、可提出公益型以房養老貸款信用保證基金,但因內政部、央行、財政部和衛福部有些考量因此沒有最新進度,期盼4大部會可以注重「以房養老」的議題。
「每項建議『要從零開始』過程本來就很難。」金管會銀行局官員表示,這些都是必然的過程,因為牽涉到部會、法令、賦稅、銀行承作意願等,很多層面要評估,但銀行公會有在修改「授信準則」增訂實務守則。
- Aug 30 Mon 2021 08:00
每月轉帳限額將上看20萬! 純網銀、小網拍、團購業利多
(未設定內容)
- Aug 25 Wed 2021 09:47
網路交易大查稅!全年存超240萬、高頻存入 財政部要看銀行明細
轉載 2021/08/24 【ETtoday財經雲/吳佳穎】
近年來網路通訊軟體(Line、Facebook Messenger)有不少成為個人或營業人做為銷售貨物、勞務銷售的通路。由於這部份難調查,成為逃漏稅管道。財政部日前發函銀行公會,要求定期提供「高頻存入且達一定金額」者的個人帳戶明細資料,但引起個資疑慮。財政部強調,收集的資料是為了正確課網路交易稅,是在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蒐集」,沒有廣泛性、沒有特定性,符合比例原則。
財政部日前發函給銀行公會,提出依《稅捐稽徵法》第30條規定可行使調查權、《個資法》第15條蒐集目的具正當合理關聯、及《銀行法》48條在法律另有規定下,客戶資料不受保密限制等這3大法規下,要求各銀行定期提供「高頻存入且達一定金額」者的個人帳戶明細資料給財政部資訊中心。只要民眾個人帳戶一整年存入金額累計達240萬元、全年期間有任3個月存入筆數達200筆,銀行得在每年3月底前提供前一年度該帳戶存(匯)入明細資料給財政部資料中心。
- Aug 18 Wed 2021 06:57
小額終老壽險限制鬆綁 台灣人壽網路投保件數增5倍
轉載 20221/08/16 【鉅亨網/陳蕙綾】
被稱為「國民保單」的小額終老險 7 月起限制鬆綁,從原本每人一生只能買 2 張,放寬為每人最多可投保 3 張,保額上限從新台幣 50 萬元提高至 70 萬元。中信金 (2891-TW) 旗下台灣人壽小額終老險的網路投保件數成長 5 倍。
市面上的壽險有小額終身壽險、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其中,小額終老險是配合政府政策推出的保險商品,可補足國人壽險缺口,最大特色是承保年齡放寬、保費低廉,核保相對簡易,其之所以被稱為「國民保單」,最大原因就是保費較便宜,比一般終身壽險保費便宜約 3 成。
- Aug 16 Mon 2021 07:31
漲不停 全台租金指數再創新高
轉載 2021/08/11 【591房屋網編輯部】
內政部近期公布最新統計資料,今年7月租金指數達到104.52,創下125個月、近10年以來新高紀錄,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專家指出,疫情之下房價不跌反漲,購屋門檻越來越高,不少民眾湊足自備款不易,僅能以租代買,租屋需求增加,租金價格也持續走揚,同時也建議租屋族,不要讓租金佔比超過家庭收入1/4,養成強迫儲蓄習慣,並鎖定目標,長久下來也能完成家夢想。
- Aug 09 Mon 2021 07:43
機器人理財叫好不叫座 全因只開放到「半自動化」
轉載 2021/08/08 【鉅亨網/陳蕙綾】
「機器人理財」開放 4 年,僅有 13 家業者開辦此業務,資產規模達 37.35 億元,等於每一家業者平均管理的資產規模不到 3 億元,投資人數更是花了 4 年才突破 10 萬人,機器人理財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主因我國機器人理財的功能只能算「半自動化」。
也因進展延滯,引發主管機關關注,將其列入「資本市場藍圖」裡的重要項目,力拚加快發展機器人理財。
機器人理財自 2017 年 6 月開放,據證期局統計,截至今 (2021) 年 6 月底,國內僅有 13 家業者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包括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富蘭克林投顧、鉅亨投顧、中租、阿爾發投顧、王道銀行、兆豐銀行、國泰世華、永豐銀行、華南銀行和第一銀行。
至於機器人理財的投資人數,在今年 6 月才正式突破 10 萬人、達 10 萬 6234 人,比起去年同期 5 萬 2325 人,大增 5 萬 3909 人,資產規模達 37.35 億元,年增 15.49 億元、141.12%。雖然近一年來,機器人理財有大躍進,但若以已經推出 4 年的發展速度與規模來看,機器人理財仍可說是發展「龜速」。
其實,機器人理財在金融科技時代,對投資人來說,應該深具誘因,金融機構所提供的傳統型理財顧問服務,比較是個別性的,屬於非常耗費人工、高成本的理財服務,因此,服務的客群多以高淨資產的投資人為主。一般的中產階級、小額投資人所能接觸的理財服務,都是都附屬在看盤軟體、下單系統的理財資訊服務。
- Jul 30 Fri 2021 07:31
3類住宅補貼8/2申請開跑!營建署:因疫情取消臨櫃辦理
轉載 2021/07/29 【NowNews/林莞茜】
年度住宅補貼第1次受理申請即將在8月2日開跑,內政部營建署今(29)日表示,此次申請因疫情取消開放臨櫃辦理,改採線上、郵寄及舊戶同意帶入前次資料方式受理申請,另為鼓勵民眾多使用線上服務,只要線上申請且送件成功者,即可獲得抽獎機會,獲得電子禮卷、Gogoro等大獎。
營建署國民住宅組表示,110年度住宅申請期間為8月2日至8月31日,受理申請項目包含「租金補貼」、「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及「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三大類。
營建署表示,今年因應疫情嚴峻取消放臨櫃申請,改採線上、郵寄及舊戶同意帶入前次資料方式受理申請,同時加快地方政府審核,讓補貼盡早核撥。營建署提醒民眾,凡是申請租金補貼、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或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皆需檢附基本身分證或戶口名簿影本,若申請人跟配偶不同戶籍,兩人的戶口名簿都需檢附。若家庭成員(配偶、戶籍內直系親屬)為外籍人士、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或澳門居民者,應檢附出入國(境)紀錄證明及居留證。
- Jul 22 Thu 2021 09:24
全國囤房族 突破50萬人
轉載 2021/07/22 【經濟日報/程士華】
財政部昨(21)日公告全台囤房戶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國持有非自用住宅人數來到50.2萬人,相較於去年48.2萬人略微成長,其中持有一戶非自用住宅者增加近2萬人,是過去一年非自住住宅成長的主要來源。而持有二戶以上者略有下滑,從去年21.3%降為20.5%。
根據財政資訊中心統計,透過房屋稅籍資料進行個人歸戶後,今年截至6月30日,全國持有非自用住宅人數已來到50.2萬,其中有39.9萬人為持有一戶的情形,約莫10.3萬人超過二戶。
囤房稅從2015年開始上路,依《房屋稅條例》規定,住家用房屋區分為自住及非自住,自住住宅稅率為最低的1.2%,但是每個家戶最多只有三戶可依自住稅率課稅,超過者要依新增且上修的非自住稅率課稅,稅率1.5%起跳。財政部表示,此次進行統計資料歸戶時,是按照身分證統一編號歸戶,因此主要的歸戶對象為自然人,但是像公司等法人持有房屋的情形,就不列入本次統計。
根據財政資訊中心資料顯示,截至去年6月30日的統計,全台約48.2萬人持有非自住住宅,其中約38萬人持有一戶,持有二戶以上10.2萬人。相較於今年同期,全台持有非自住住宅達50.2萬人,其中最主要來自持有一戶者增加近2萬人。
財政部官員指出,全台房屋戶數持續自然成長,囤房戶數也反映出一致的趨勢,各類房屋都有這樣情形,囤房並非特例,計算囤房戶數時,也可能會將尚未入住的新屋、騰空待售的房屋也納入。
值得注意的是,持有二戶以上非自用住宅的比例略有下滑,從去年21.3%降為20.5%。針對持有多戶情形下降,是否反映囤房稅見效,官員說明,只能從統計看出有下滑現象,但實際上影響因素很多,包括房市反轉、各地房屋稅稅基調整情形等,都會影響民眾考量。財政部表示,持有超過十戶非自住住宅的大戶也變少,今年降為1,703人。
圖/經濟日報提供
- Jul 08 Thu 2021 09:07
租金補貼8/2開跑 原申請戶可「快速通關」
轉載 2021/07/07 【591房屋網編輯部】
本年度租金補貼申請將在8/2開跑,若資格符合,最高每月租金補助可達8千元。營建署表示,因應疫情,今年申請方式只開放線上及郵寄申請,不開放臨櫃受理。但為簡政便民,營建署提供「快速通關」,已於去年度提出租金補貼申請且仍符合補貼資格之申請人,同意主管機關帶入前次申請資料者,免另提出申請,還有抽獎機會。
- Jul 01 Thu 2021 09:36
房市吹冷風!6月全台交易量月減37%
轉載 2021/06/30 【好房網News林清坤】
全國疫情三級再度延期至7月12日,全國防疫限制持續,政府機關、企業實施分流模式,禁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室外10人以上群聚,落實減少人流與接觸,讓民眾以防疫為優先,看屋、購屋行程暫緩,衝擊房市交易量,6月全台交易量與5月相比量縮37%。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6月房市交易量與5月相比,新北、桃園量縮幅度超過四成,表現較弱,新北減少46%,桃園量縮45%,而台北減少23%,新竹縣市量縮33%,台中減少37%,台南與高雄則分別量縮27%與35%。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近期本土確診人數由3位數降至2位數,似乎有趨於穩定的跡象,但指揮中心也表示疫情雖趨穩,但仍沒有鬆懈的本錢,國內疫情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12日,在三級警戒下,為避免成為防疫破口,落實防疫措施,不少屋主或是大型社區禁止帶看,而有意購屋的民眾也暫緩看屋行程,房市交易冷卻,6月房市交易量較5月減少37%。
- Jun 22 Tue 2021 07:37
「勞工紓困貸款」核貸塞車 銀行點出有3種人遭拒機率高!
轉載 2021/06/21 【ETtoday財經雲/陳依旻】
10萬元勞工紓困貸款方案因申請件數爆量,在本(6)月19日零時結單,許多民眾憂搶不到名額,對申貸進度相當關心,兩位銀行主管今(21)日分別接受《ETtoday新聞雲》記者訪問時指出,因案件量多,還在消化階段,但正在履行債務協商、信用卡被強制停卡,以及1次跑多家銀行的民眾,遭拒機率比較高。
第一,還在履行債務協商的人;銀行主管說明,10萬元勞工紓困貸款方案雖然是政府提出,但銀行會去調聯徵,如果看到申辦客戶是債協戶,可能不會做,因為對信用有所質疑,不過,每家銀行審核標準不同,有些銀行還是會做。
- Jun 18 Fri 2021 07:06
退休族苦了!央行利率「連5凍」未逃歷史新低 美元保單2優勢成首選
轉載 2021/06/17 【好險網/李瑞瑾】
中央銀行今(17)日舉行2021年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央行總裁楊金龍宣布台灣基準利率按兵不動,重貼現率維持1.125%,連5季維持歷史新低。民眾想要更有效、心安地準備退休生活,就要選好理財工具。
美國聯準會公布6月利率會議結果,宣布利率維持在0%~0.25%區間不變,且有半數委員預期2023年以前可能會升息2次,並大幅提高對通膨的預期。除此之外,聯準會官員們已經開始討論縮減購債規模,顯示量化寬鬆政策力道將逐漸減緩,也為升息帶來準備。
台灣央行在今日接棒舉行理監事會議,會後同樣決議台灣利率水準維持不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1.125%、1.5%、3.375%,在歷史最低點。
央行指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全球經濟增溫,惟前景仍面臨諸多風險,主要經濟體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並續推大規模財政激勵方案;當前國內通膨走升應屬短期現象,預期本年通膨仍屬溫和;雖然近期國內疫情影響消費動能,惟在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支撐下,本年國內經濟仍將穩健成長,因此理事會認為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延續當前寬鬆貨幣政策,有助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支持經濟成長。
- Jun 17 Thu 2021 07:18
勞工紓困貸款申請已破66萬人!50萬名額不夠用 勞部:再爭取預算!
轉載 2021/06/16 【ETtoday財經雲/余弦妙】
勞動部推出的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上路才第二天,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截至今(16)日下午5時,申請總件數來到66萬7589件,已經超過原訂的50萬名額,實際核貸數則為6萬8488件。勞動部說,有關勞工紓困貸款,目前仍會持續收件,由於勞工申請後,尚有聯徵、核貸等作業,勞動部將依核貸情形,向行政院爭取預算。
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司長謝倩蒨表示,昨天因有不少民眾反映網路大塞車,因此也立刻請銀行改善,今天銀行端也馬上改善,勞動部也都有隨時上去試試看是否順暢。
至於申請規定要看108年個人總所得這點,謝倩蒨也說,目前已經放寬為108年的個人綜合所得50萬元以下或109年個人各類所得總額50萬元以下都能進行辦理,目前相關資料已經請財政部提供給各家銀行,因此民眾只需要在申請時提供基本資料以及身分證正反面就可以,而有些銀行也會要求給予薪資證明來核對看是否有還款能力,畢竟這是貸款,銀行還是要評估個人是否有還款能力才會給予核保。
- Jun 16 Wed 2021 07:22
等不及了! 崔媽媽補助弱勢租屋族 每月最高1萬元
轉載 2021/06/11 【591房屋網編輯部】
政府補貼太慢!受疫情影響,不少民眾生活陷入困頓,為了減輕弱勢負擔,崔媽媽基金會推出「崔媽媽弱勢家戶租金紓困計畫」提供100萬元疫情緊急租金補貼。崔媽媽基金會居住扶助部主任馮麗芳表示,目前政府對於疫情下的租屋困境,僅針對政府興建的社宅承租戶、學生族群給予部分減租及緩繳協助,而同樣需要迫切協助的一般民間弱勢家戶卻未列入紓困4.0之中,因此基金會緊急推出此補助,幫助弱勢家戶過難關。
- Jun 10 Thu 2021 08:51
勞工紓困貸款變嚴格 新增這一年收入 網傻眼:50萬吃兩年?
轉載 2021/06/09 【中時新聞網/尉遲佩玉 、中時、 林良齊】
勞動部今(9)日新增一項「勞工紓困貸款」申請條件,108年各類所得需在50萬以下的勞工才可申請,消息一出讓不少民眾傻眼,網友忍不住問,看109年度收入也就算了,看108年真的莫名奇妙,若109年沒收入,難道要「50萬吃兩年?」
勞動部去年提供只要有工作事實的勞工即可貸10萬元「勞工紓困貸款」,去年有超過90萬人申貸成功,但勞動部近日修改規定,今年6月15日起提供的「勞工紓困貸款」只提供108年度各類所得50萬以下的勞工,才能貸款10萬元。
勞工紓困貸款說明。(圖/勞動部提供)
- Jun 08 Tue 2021 08:45
扯!熬夜4小時申請紓困「1條件」換來一場空 釣出一票苦主安慰:你不孤單
轉載 2021/06/07 【好險網/紀佳妘】
勞動部的「勞工生活補貼」今(7)日開放線上登錄,卻湧入大批民眾塞爆網站,就有一名網友好不容易從凌晨開始排隊,好不容易到了4點多送出申請,卻換來一句「不符合資格」,讓她哀怨詢問「到底110的紓困跟108年到底有什麼關係」,引起其他人安慰她不孤單,「跟我一樣」,掀起網友們熱烈討論。
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發文指出,今年2月有加入工會的她,心想這次總算紓困還領的到,不會像去年一樣都無法申請,從今天凌晨12點排隊,好不容易到了上午4點多,撇開填資料失敗,重填了好幾次,「好不容易成功了結果不符合資格」。
原PO忍不住詢問,「到底110的紓困跟108年到底有什麼關係」,抱怨自己眼殘沒看清楚條件,還抱如此大的期待,結果依然看得到、拿不到,直呼「註定繼續吃土去」。
不少人不禁好奇「為什麼資格不符合」?原PO則回答,「108個人所得超過,所以不符合」,引起其他人熱議,「現在看108年所得,照政府邏輯,那明年跟後年都該再發一此哦」、「就是需要的人拿不到,不缺錢的人卻直接匯到戶頭裡」,也有網友安慰原PO不孤單,「跟我一樣,去年看107有過,今年看108沒過,超衰」。
- Jun 07 Mon 2021 07:39
10萬元勞工紓困6/15日開放申貸!月繳3398元 3日內入帳
轉載 2021/06/05 【ETtoday財經雲/陳依旻】
新冠肺炎(COVID-19)今年5月惡化迅速,重創許多勞工朋友的生計,行政院集結勞動部、衛福部、教育部、經濟部、交通部、文化部、財政部推出紓困4.0,期盼幫大家度過這段難關,針對何時可入帳、每月要還多少錢?銀行業者表示,還款方式、案件審核時間,依各專案條件不同而定,不過,勞工紓困貸款最快可在3日內入帳,每月還款約3,398元。
勞工紓困貸款將從6月15日起開始受理申請申請,由於去年勞動部就有開辦「勞工紓困貸款」,讓民眾可向銀行借10萬元,且第1年免利息,因此,政府單位今年也採取同樣模式釋出50萬個名額、貸款年限為3年、貸款利率為1.845%,有意申請勞工紓困貸款的民眾,可到各承貸金融機構(公、民營銀行暨所屬分行或信用合作社)線上專區申辦,目前共計35家公民營銀行負責承辦。
「只要是客戶申請都會配合。」聯邦銀主管表示,今年紓困方案跟去年不同的地方在於去年還可以面對面,而今年不行,就會用網路申請的方式辦理;基本上本行會維繫現有客戶,「只要符合條件,來申請我們都會准」,企業就是依照經濟部、央行等部會方案辦理,個人的話適用勞工紓困貸款,或者央行C方案小規模營業人,最高利率1%。
- Jun 03 Thu 2021 07:48
自營作業者注意! 勞保局:去年85%因這資格不符遭駁回
轉載 2021/06/02 【ETtoday財經雲/余弦妙】
為了因應這次本土疫情大爆發,行政院擬定公布的紓困4.0方案,預計在3日的院會中通過,總預算規模約2600億左右,其中攸關勞工的紓困措施就是自營作業者補貼與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
其實這兩項紓困措施在新冠肺炎一爆發時就推出,當時引發不少人爭相申請,根據勞保局統計,自營作業者共計有119萬1574件申請件數,其中申請遭駁回的有6萬5288件,其最主要被駁回的原因為是,總所得超過40萬8千元,佔85%;其次是3月投保薪資高於2萬4千元,佔4.5%。
不過根據行政院最新消息指出,此次的自營作業者將會放寬核訂標準,預估受惠人數可增加約60萬人,首先是去年沒有投保任何保險的自營業者且不在去年紓困範圍中,但今年則有紓困需求者,約10多萬人,每人將可領紓困金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