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規劃代辦各項銀行貸款,企業貸款店面營運週轉金、房貸轉貸增貸、信用貸款整合債務降低利息月付金、二胎房貸等。諮詢方式Line I.D搜尋:jerry.chu/0985-666-807/email:jerry.chu@yahoo.com.tw/FB:【Jerry銀行貸款相談室】/朱先生

目前分類:人不理財、財不理人觀念篇 (18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轉載 2016/09/29 【鉅亨網/林奇芬】


8 年來 OPEC 能源部長會議首次達成限產協議,大出市場意料,油價單日大漲5.3%,油價底部似乎越走越穩。其他天然資源商品價格,今年以來也呈現反彈走勢,天然資源基金終於苦盡甘來了。


天然資源、原物料基金曾經是台灣投資人的最愛,但也因此成為投資人的最痛。尤其是許多定時定額投資人,多年下來越套越深、累積虧損也越大。直到今年,資源商品終於見到一絲曙光,天然資源基金也終於展露笑顏。


今年以來總有投資人問我,已經套牢很久的原物料基金,現在要不要趁反彈、虧損縮小時賣出。我的建議是,走過 8 年空頭的原物料商品,才剛見止跌,現在應該要進場布局,而不是逃離時刻。雖然需求面仍不強勁,但經過多年修正的商品市場,目前仍處在長線低點,可以分批布局,等待產業景氣回升


以下二個原因,看好原物料商品行情仍可期待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29 【工商時報/黃惠聆】


民眾如何退休理財,退休金是買股票、共同基金或者存定存或是其他選擇?根據調查,目前想買房收租的民眾居然比買股、存定存來得多





永慶房產集團在日前針對該網路會員作調查,民眾未來想如何作退休理財?調查結果,目前想以買房地產收租比率佔34%,領先其他投資工具,接下來是買股票(19%)、基金或債券(15%)、投資型保單(13%)、定存(13%)以及黃金(6%),出乎人意料之外,買房收租居然壓倒性打敗了其他金融商品。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23 【卡優新聞網/張家嘯】


民眾未來透過網路申購基金、投保,將無消保法7天鑑賞期的保障金管會預告修正「個人網路銀行業務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第四點將網銀提供的金融商品及服務,不納入消保法規定,也就是在網路上購買的金融商品或服務,一旦完成後,無法享有7天鑑賞期的待遇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23 【工商時報/呂清郎】


債券基金近年可說是市場常勝軍,銷售熱度或基金表現都可圈可點,但根據鉅亨基金交易平台一項投資債券主題的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年輕族群對債券投資不買單,高達6成表示從未投資過債券基金


調查結果指出,有超過6成受訪者年齡低於40歲,即年輕族群為這次調查主要對象,其中高達65%受訪者卻寧可把錢放在銀行,投資選項上主要為股票、基金、保險,約合計占3成比重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21 【Yahoo奇摩職場精力湯/林奇芬】


退休金破產危機倒數計時,年金改革迫在眉睫,但此同時,數十萬軍公教人員走上街頭抗議被抹黑。年金改革成為一場族群對立、沒有贏家的戰爭。身為小老百姓,雖然關切政府年金改革計畫,然而面對巨大財務黑洞,每個人自立自強才是王道。「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你開始準備了嗎?」


根據Yahoo奇摩2016年金破產世代大調查」今年8月進行的調查顯示,自認為退休時可存夠退休金的民眾僅19%,有7成以上民眾,對自己的退休儲蓄計劃沒有信心。政府缺錢,民眾自己也缺乏行動,若不趕快急起直追,可能大家都會面臨「又老又窮」的命運。


根據Yahoo奇摩「2016年金破產世代大調查」,我發現台灣民眾面臨五大退休理財困境,值得大家注意。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21 【鉅亨網/賴雅淳】


買錯保單,其實就跟掏空自己的財庫沒什麼兩樣,因為保險就像一種「賣身契」,一旦簽約後,就要一直繳保費,這種繳保費的動作很可怕,會變成一種慣性,長達數十年,有的一年期附約還要繳到 75 歲,而在繳保費期間,我們甚至擔心自己忘了繳錢,乾脆用銀行帳戶、信用卡自動扣款。


幾乎人人手上至少有 2 張保單,但,到底為什麼每年都要繳這麼多錢給保險公司?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説得清楚。


如果你也買了保險,現在又想多存錢讓自己的荷包增胖,那麼,你就必須先拿自己的保單開刀,從搞懂自己的保單開始,進一步揪出買錯、多買、保障重複的保險,然後透過調整的方式,就能順利幫保單瘦身,享有大保障,又能省保費。舉個最常見的例子,許多業務員在幫保戶規劃醫療險時,都會用終身壽險當主約,搭配住院日額型醫療險附約、住院實支型醫療險附約、意外日額型醫療險附約、意外實支型醫療險附約。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醫療險組合,又真的非常想省錢,那麼,你只要買主約以及實支醫療險附約,其他三種醫療險附約保費可以等有錢再買,這樣一年就可以省好幾千元保費。為什麼只要留下實支醫療險就夠了?因為這些保單有一些保障重複,多買的部分!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21 【工商時報/陳欣文】


根據保誠人壽美好退休生活調查」顯示,有高達九成的民眾未仔細算過退休花費,七成低估退休生活費,認為500萬元就足以應付生活所需,其實理想生活至少準備約1,000萬才能退得自在。





保誠人壽公佈一項針對今年7月間針對國內上千名保戶所做的退休調查報告顯示,受訪民眾從31歲至40歲開始做退休規劃,平均以17年時間準備,偏好以保守穩健的儲蓄商品來規劃退休金,並且期望此商品能提供固定現金流收入(64%)、波動不大,能保本( 63%)及風險風散(58%)等效益。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19 【Yahoo奇摩理財】


4成7的女性投資理財目的:退休與旅遊
超過5成最喜歡:買股票及儲蓄險



全球低利率,股市黑天鵝亂竄,台股成交量低迷,而台灣房地產從高點反轉。面對不確定未來,現代女性如何投資理財?她們最喜歡使用哪些工具,並且希望達成哪些目標?


為了解新女性的投資理財行為,《女人變有錢》與1111人力銀行共同合作「女性上班族理財調查」發現,高達7成6女性「有投資理財」,而「沒有投資理財」的前2大原因,分別是「不懂投資理財」(49.74%)「薪水太少」(43.01%)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19 【經濟日報/林潔玲】


財政部表示,若父母提供資金幫助子女繳納貸款,屬於贈與行為,因此若是二親等內親屬間資金往來主張是借貸,被國稅局認定為贈與的機率相當高


財政部官員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2條規定,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220萬元。若贈與人在同一年度以內,贈與他人的財產總值超過贈與稅免稅額220萬元時,應該要在贈與日後30天內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申報贈與稅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16 【鉅亨網/林奇芬】


深港通即將上路,這次北水南下趨勢明顯,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再加上中國保險資金開放可買港股通試點股票,讓港股成為近期表現最好的市場,相關中國基金也跟著沾光。


今年3月以來,新興市場貨幣展開一波反彈走勢,但人民幣卻顯得步履蹣跚,國際資金熱錢流竄,似乎並未流入人民幣。去年人民幣大幅貶值,資金外逃,讓中國外匯存底大幅縮減,今年以來大多則維持在 3.2兆美元附近,沒有太大變動。但8月份又出現外匯存底縮減160億美元,人民幣再度面臨貶值壓力。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13 【鉅亨網/陳慧菱】


英國脫歐後,黑天鵝漫天飛舞,不僅全球恐慌指數 (VIX) 震盪,有「黑天鵝指數」之稱的偏斜指數 (CBOE Skew Index) 更是 1990 年以來最高,引爆全球投資人不安心理。根據「2016 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92% 台灣投資
人欲改善投資知識,渴望程度高於全球平均,危機意識飆升可見一般


其中,近 7 成台灣投資人在下投資決策前、偏向自行瀏覽投資平台,如果是未來 5 年,則有 7 成 5 投資人會透過官網與投信業者連繫,皆高於全球平均。而投資人偏好藉由網路獲取投資知識的傾向,也讓業者積極發展數位工具以因應投資人需求,例如施羅德集團推出的投資心理分析師 - Income IQ 系統,就是欲幫助投資人作屬性分析、以達成預期成果。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08 【NowNews/林奇芬】


投資最難克服的人是自己,通常賺錢時,可以很大聲的告訴別人,並快速獲利出場,但賠錢時,卻只能暗自飲泣,又捨不得認賠,反而越套越深。學會面對虧損,是賺錢的第一步


去年底時,臉書上常常有人問我,原物料、拉美基金套牢很久了,究竟該怎麼辦?如果追溯這類基金走向,推估投資人可能已經套牢4到5年以上。曾經充滿熱情的投資這個標的,最終卻是惡夢一場,相信對投資人來說,是一個不願面對的傷痛。


我也在2009到2010年間投資拉美基金,並有不錯獲利,先出場了一次。但2011年起市場震盪,定時定額投資開始出現虧損,我持續觀察一陣子後,就決定小虧認賠出場,因此我能幸運地逃過後來長達4年的下跌行情。


懂得停損,讓我避免了更大虧損與長期套牢的煎熬。雖然停損的決定不容易,但停損可以降低風險,同時把資金挪到更有效益的地方去。因此,停損並不只是一個保守心態,而是為了扭轉虧損,增加獲利的積極行動。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09 【鉅亨網/蕭碧燕】


美國總統大選選情緊繃,希拉蕊和川普旗鼓相當,鹿死誰手還很難說,美國大選年的美股也走得氣勢磅礡,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頻頻屢創新高,現階段到底要怎麼投資美股?基金教母蕭碧燕談到美股第一件事就喊出定期定額基金快「減碼續扣」的示警。至於川普概念股、希拉蕊概念股又該怎麼選?蕭碧燕也有套獨特的投資心法,教你如何透過投資美股賺到美國大選財!


美股自 2009 年 3 月起漲以來的多頭走勢已延續了七年半,這是美股史上第二長的多頭市場。尤其今 (2016) 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幾乎都登上歷史高檔。


蕭碧燕表示,美股現在的確已在相對高檔,不管還會不會再創高,都要告訴大家減碼,有在做定時定額的投資人,要適時去停利,之後還是可以續扣,如果不想碰比較痛苦的微笑曲線的話,就「減碼續扣」,但注意的是,「永遠都是續扣,不會有停扣這件事」。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08 【鉅亨網/陳慧菱】


近年來房價高漲,「地上權」成了買屋新選擇,但一般買方不清楚你買的「房子是不是你的?」;因為,所謂的「地上權」其實有兩種,一是擁有建物權狀的建物,另一是僅有類似建物使用權的憑證,結果,入住之後才發現與建商間的紛擾不斷,知名的台北京站就是案例之一。究竟「地上權」出了什麼問題?民眾在買「房」時又該注意什麼?


根據《財訊》報導,68 歲的林先生,10 年前預備退休時,因為不打算增加孩子們的負擔,想另覓和妻子的棲身之所;恰好,當時台灣推出第一個地上權住宅案──日勝生的「京站」開發案。林先生認為五鐵共構的交通十分便利,對於到期後要還給政府的地上權住宅,也採取開放態度,心想 50 年的地上權對於兩夫妻的餘生應是「夠住了」;於是,花費 1200 餘萬元買下 41 坪的 3 房住宅。


沒想到,原本要圖個清閒的晚年,卻因為房子的權益問題,與建商紛爭不斷。林先生控訴,目前社區的公設僅有中庭、交誼廳與一小間的物管人員辦公室,他懷疑建商把原屬社區的游泳池租給了一旁的健身俱樂部,並把非住戶使用、對外出租的地下四、五樓停車位面積,灌進了住戶買價中。然而,截至目前為止,住戶們的提告卻都敗訴,全案仍在上訴中。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07 【鉅亨網/賴雅淳】


保險業務員為了取得客戶的信任,自創了「醫療全險」這個名詞,但其實,有些業務員幫保戶規劃的醫療全險,保費貴得離譜,保障卻仍不足!


以一名業務員幫 30 歲男性規劃的「醫療全險」為例,包括終身住院醫療險日額 3 千元、終身手術險保額 2 千元、分項給付型終身癌症險 2 單位(初次罹患癌症理賠金 20 萬元)、終身特定傷病險保額 20 萬元、終身重大疾病險保額 20 萬元,年繳保費至少要 6 萬元


這份醫療全險雖然可以讓保戶擁有「終身」保障,且保障項目看起來相當多元,但,這份醫療全險最大的問題在於,萬一保戶罹患國人的頭號殺手—癌症,這份醫療全險「一次給付保險金」偏低,只有 60 萬元,保戶可能必須自掏腰包貼補高額醫療費。另外,這份醫療全險還缺少了最重要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


因此,想要購買「醫療全險」的民眾,在拿到業務員提供的保單建議書時,一定要特別比較以下兩點: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06 【Yahoo職場精力湯/林奇芬】


台灣房地產市場走了10年多頭之後,目前正面臨房價修正階段,但房屋租金報酬率卻非常低。想要以房養老,似乎不是一個好的退休理財方案。很多人都說,「養兒防老,不如靠房子養老」,一間每個月穩定收租的房子,似乎比兒子更可靠。


我在年輕時也打過這個如意算盤。我盤算著,如果只要繳一些頭期款,把房子出租,讓房客來幫我繳房貸。20年後房貸繳清了,我就有擁有一間可收租的房子,可供我老年生活所需。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9/01 【NowNews/林奇芬】


聯準會總是喊著要升息,投資市場就隨著上下震盪,而在投資上,你應該只關注利率嗎?還是多看看有沒有真正帶動成長的題材。


伊索寓言有個「放羊孩子」的故事,一個牧童每天都要趕羊到山坡上吃草,同伴們說,萬一遇到野狼時,可大聲呼叫,同伴就會跑過來幫忙趕狼。有一天牧童想要惡作劇,大聲呼喊「狼來了」,同伴們紛紛衝過來,卻發現沒有野狼,原來被騙了。連續被戲弄二次後,當牧童真的看到野狼大聲呼喊時,卻再也沒有人要過來幫忙了。


狼來了太多次,市場無感?


這個寓言故事,主要是說誠實的重要。但大多數人,對於一次、二次警報響起還會有所警覺,但若警報響太多次,最終就會無感或掉以輕心。


如今,聯準會的行動是否仍能得到大多數人認同?從2013年中,聯準會表示QE將退場,2014年QE逐步退場,2015年整年都在討論升息議題,結果直到2015年12月才小小升了1碼利息。今年也是一樣,2016年初起,市場預估今年會升息4次,幅度可達4碼,結果,到現在已經過完8個月,連個升息的影子都沒有


聯準會持續釋出緊縮訊息,但卻沒有真正行動,豈不像放羊的孩子。而市場永遠在猜測聯準會下一步行動,關注重點再也不是經濟成長、企業獲利,而是聚焦在是否有更多資金,可以推升股債市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8/31 【鉅亨網/洪佩玲】


這幾年面對全球投資環境低迷,金融業者相繼推出所謂的保本商品,訴求最差的情況可以保本,有機會參與連結投資標的表現良好的額外利得。但是其實在產品結構、隱藏風險、費用、税賦、流動性限制上有所不同,民眾其實不太容易了解。


所謂保本型商品是指投資人在商品到期時,本金可以獲得事先約定的一定比例保障,並透過連結標的的資產選擇權,讓投資人有機會享受未來價格上漲的好處


但由於投資人面對多的產品時,除了考慮收益率之外,更須徹底了解商品的契約內容、特性及相關費用的收費方式,並根據自身的風險需求、可運用資金與風險接受程度,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在面對標榜保本及高獲利的商品背後,提醒投資人須了解以下六大潛藏的風險,避免延伸後續糾紛: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8/25 【NowNews/許家禎】


只漲物價,不漲薪資的年代,高房價成了年輕人的痛!日前建商一系列廣告標語「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幫房東付完剩下的房貸」、「早就放棄買房,只煩惱中午吃什麼」,精準道出小老百姓的無奈。但基金教母蕭碧燕卻以自身例子告訴你,存錢買房真的有撇步,每月定期定額靠著「兩個眉角」也能累積自備款與房貸,買房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2016/08/29 【Yahoo職場精力湯/林奇芬】


先前寫了一篇文章,鼓勵年輕人在30歲前存100萬元,之後只要靠好好管理這筆錢,以年報酬率10%推估,30年後就可存到1744萬元。這篇文章引起不小迴響,很多人問我,怎麼做到年賺10%


以目前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僅有1.5%,德國10年公債殖利率已經是負報酬,新台幣定存一年僅1%,如此的微利時代,想要年賺10%,確實不是簡單的任務但雖然「不簡單」,但「不是不可能」。以下三個簡單的方向,提供大家參考規劃。

文章標籤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